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5 篇 专利
  • 84 篇 期刊文献
  • 47 篇 学位论文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2 篇 工学
    • 45 篇 机械工程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6 篇 软件工程
    • 1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8 篇 医学
    • 2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临床医学
    • 1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理学
    • 4 篇 地理学
    • 2 篇 数学
  • 6 篇 艺术学
    • 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考古学

主题

  • 141 篇 体素模型
  • 8 篇 器官剂量
  • 8 篇 三维重建
  • 5 篇 辐射剂量
  • 5 篇 蒙特卡洛方法
  • 4 篇 剂量转换系数
  • 4 篇 点云
  • 4 篇 剂量计算
  • 4 篇 吸收剂量
  • 4 篇 蒙特卡洛
  • 3 篇 图像分割
  • 3 篇 体素
  • 3 篇 路径规划
  • 3 篇 体素化
  • 3 篇 网格模型
  • 3 篇 布尔运算
  • 3 篇 rad-human
  • 3 篇 支撑算法
  • 3 篇 蒙特卡罗
  • 3 篇 网格提取

机构

  • 19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4 篇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
  • 12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苏州大学
  • 9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8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7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北京蓝亚盒子科技...
  • 6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西北大学
  • 5 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 4 篇 浙江大胜达包装股...
  • 4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3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作者

  • 9 篇 李建国
  • 8 篇 李君利
  • 8 篇 邱睿
  • 8 篇 张晓敏
  • 7 篇 孙荣川
  • 7 篇 孙立宁
  • 7 篇 郁树梅
  • 7 篇 武祯
  • 7 篇 谢向东
  • 6 篇 胡高
  • 6 篇 宁静
  • 6 篇 李嵘
  • 6 篇 侯增选
  • 6 篇 王慧娟
  • 6 篇 马裕凯
  • 6 篇 张超
  • 6 篇 郭兆奎
  • 6 篇 李大伟
  • 6 篇 谢成鸿
  • 6 篇 王亚伟

语言

  • 31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体素模型"
3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体素模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25年 第1期39卷 101-111页
作者: 谭浩晨 胡佳成 郭鑫 朱悦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 杭州310018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南京210049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100044
为解决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发展进程中仪器的成像性能不断提高但计量方法滞后的问题,对其不确定度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模型的评定方法。首先,从X射线检测原理入手,对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尺寸计算过程的原始投影、三维重建、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体素模型的外照射剂量精确评估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年 第B12期47卷 526-530页
作者: 李廷 尚雷明 何桃 龙鹏程 程梦云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230027
辐射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剂量评估是辐射防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人员所处辐射场的不均匀性以及不同器官辐射敏感性的不同,需对人体及器官的辐射剂量进行精确评估。基于FDS团队自主构建的高精度中国辐射虚拟人Rad-HUMAN体素模型,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体素模型构建室内三维导航路网的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24年 第11期32卷 1109-1116页
作者: 李华蓉 陈团 赵一 毛宏宇 张帅 崔颂宁 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 重庆400074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400015
针对构建室内三维导航路网时存在数据源获取困难、构建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体素模型构建室内三维导航路网的方法。首先基于CAD设计图提取构建室内地图的必要要素,然后通过ArcGISPro软件构建体素模型,最后利用三维细化算法构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icro-CT图像的骨复合体素模型建模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 第S1期48卷 773-779页
作者: 任丽 邱睿 武祯 李君利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能辐射成像重点学科实验室 北京100084
已建立的人体体素模型中,骨松质均采用均匀模型代替,使骨剂量的计算精度受到影响。目前国际上利用白种人骨松质的NMR、micro-CT图片开展了骨微观模型的建模及剂量学研究,但我国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micro-CT成像,建立了基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成年男性参考人体素模型CRAM淋巴结的建立及其在放射性核素治疗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12期56卷 1290-1296页
作者: 刘欢 邱睿 潘羽晞 李君利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利用人体计算模型对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淋巴癌病人进行剂量评估时,淋巴结是至关重要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在103号报告中将淋巴结作为辐射敏感器官。由于淋巴结在人体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战场环境体素模型适应性分析及体要素分类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 2017年 第2期29卷 241-247页
作者: 蒋秉川 万刚 范承啸 夏青 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 河南郑州450052 西安测绘总站 陕西西安710054
针对基于面模型的战场环境建模难以反映整个战场环境要素的全貌和细节的不足,详细阐述了体素体素模型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利用体素模型在战场陆地环境、气象环境、电磁环境和海洋环境实现建模和可视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体素模型对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素模型的战场环境建模研究
收藏 引用
测绘科学 2016年 第9期41卷 11-15页
作者: 蒋秉川 万刚 范承啸 夏青 宋庆彬 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 郑州450052 西安测绘总站 西安710054
针对基于面模型的战场环境建模难以展现战场环境要素的内部属性和规律等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利用体素模型实现战场环境建模的基本方法。该方法能够记录战场环境各要素的不同属性,反映其内部属性和规律,准确地模拟战场地理环境的变换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体素模型表面优化提取方法及图形显示
收藏 引用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5年 第3期24卷 361-363,367页
作者: 侯增选 张定华 杨海成 王增强 F.-L. Krause 高新瑞 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72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床设备和企业管理研究所虚拟产品开发部 柏林10587
三维体数据的显示方法有2种:直接体绘制方法和间接体绘制方法.本文首先比较了这2种体数据显示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基于渐进立方体(Marching Cubes)方法的间接体绘制方法.根据压缩形式的体素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素模型表面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内耳体素模型的膜迷路三维可视化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 2017年 第2期48卷 170-174页
作者: 杨晓凯 吴曙智 陈晓素 郑炎焱 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温州325000
目的探讨基于内耳体素模型三维可视化膜迷路。方法磁共振显微成像颞骨扫描影像数据使用3D Slicer软件进行表面模型体裁剪,将内耳体素模型通过表面绘制和体绘制混合成像三维显示膜迷路。结果通过内耳体素模型可以三维可视化膜迷路,且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与思考——以体素模型应用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1年 第5期33卷 93-101页
作者: 陈博 杨晓庆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河南郑州450001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随着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田野考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数字化实验,也成为理论与实践之外,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此前以考古发掘为内容的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