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测红莲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布情况,我们以红莲型不育系粤泰 A 为母本与实验中所选择的130份品系分别进行测交。根据测交后代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衡量标准(自然结实率在5%以下、套袋结实率为0、染色花粉粒在1%以下的为不育,否则为...
详细信息
为了检测红莲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布情况,我们以红莲型不育系粤泰 A 为母本与实验中所选择的130份品系分别进行测交。根据测交后代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衡量标准(自然结实率在5%以下、套袋结实率为0、染色花粉粒在1%以下的为不育,否则为可育)分别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130份材料中有119份品系对粤泰 A 的育性起恢复作用,恢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 91.5%。利用与 Rf5共分离的 SSR 标记 RM3510的扩增结果显示出6个长度不等的片段;利用与 Rf6共分离的 SSR 标记 RM5373的扩增结果共反映出7条不同大小的扩增产物。由于不同大小的片段代表了不同的等位基因或位点,故利用分子标记各筛选出6个或7个等位基因或位点。利用 Northern 杂交结果显示出这些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基因或位点对红莲型不育基因 orfH79存在剪切和降解两种作用模式,反映出不同的恢复基因对相同的不育基因具有多样性的作用模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