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加速了学术交流过程,改变了学术交流模式。作为出版数字化的产物,usage数据为科学计量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已有研究探讨了使用数据预测、补充、代替引文评价指标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明确usage指标测度的实质及其用于科研评价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本研究以LIS领域为例,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usage count和被引频次作为数据源,分析论文使用和被引的相关关系以及论文质量、文献类型及子学科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就科学传播而言,作为广义科学传播系统的产物——使用数据与引文数据间呈互补关系;将二者作为独立的单元来看,由于强相关性,其又呈可替代关系;(2)就科研评价而言,本文尚不能证实使用数据对引文指标的替代作用。
总结了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评价的缘起与方法,梳理了图书馆用户使用数据的统计规范。以此为基础对比了四个基于使用数据的馆藏电子资源评价系统——ScholarlyStats,Journal Use Reports,360 Counter,UStat,分析了图书馆选择电子资源评价...
详细信息
总结了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评价的缘起与方法,梳理了图书馆用户使用数据的统计规范。以此为基础对比了四个基于使用数据的馆藏电子资源评价系统——ScholarlyStats,Journal Use Reports,360 Counter,UStat,分析了图书馆选择电子资源评价系统的考虑因素和需要预先做好的相关工作。
文献资源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学者的引用行为反映,也可以通过读者的下载、阅读、分享等文献使用行为反映。本研究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高使用量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描述了高使用量文献的一般性特征,在...
详细信息
文献资源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学者的引用行为反映,也可以通过读者的下载、阅读、分享等文献使用行为反映。本研究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高使用量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描述了高使用量文献的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CASHL对全球高使用量论文的保障率。研究发现,“经济学与商学”学科的高使用量论文一般为最新发表的论文以及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期刊上的论文,且使用量与被引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对“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全球高使用量论文保障率仅为83.9%,但CASHL对“经济学与商学”学科中的全球高使用量论文保障率达到99.1%,极大地弥补了一校一馆文献保障率的不足。基于使用数据计量研究文献保障率有望成为基于引文分析研究的有益补充。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