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74 篇 期刊文献
  • 223 篇 会议
  • 103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4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69 篇 医学
    • 711 篇 临床医学
    • 55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0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3 篇 中西医结合
    • 6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工学
    • 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主题

  • 1,403 篇 侵袭性真菌感染
  • 141 篇 伏立康唑
  • 102 篇 卡泊芬净
  • 85 篇 恶性血液病
  • 84 篇 伊曲康唑
  • 76 篇 危险因素
  • 75 篇 血液病
  • 71 篇 治疗
  • 67 篇 儿童
  • 66 篇 诊断
  • 59 篇 两性霉素b
  • 58 篇 半乳甘露聚糖
  • 43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43 篇 氟康唑
  • 43 篇 抗真菌药物
  • 39 篇 临床分析
  • 36 篇 安全性
  • 34 篇 免疫抑制剂
  • 33 篇 抗真菌治疗
  • 31 篇 广谱抗生素

机构

  • 40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27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22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18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17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7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1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4 篇 北京大学
  • 13 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 13 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
  • 12 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 12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12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1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1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11 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 10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10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10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10 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32 篇 黄晓军
  • 12 篇 冯四洲
  • 12 篇 李若瑜
  • 11 篇 刘代红
  • 10 篇 许兰平
  • 10 篇 孟凡义
  • 10 篇 安友仲
  • 10 篇 张涛
  • 9 篇 纪宇
  • 8 篇 郑玉荣
  • 8 篇 陈育红
  • 8 篇 张育才
  • 8 篇 李丽
  • 8 篇 孙竞
  • 8 篇 付岭
  • 8 篇 沈银忠
  • 8 篇 施毅
  • 7 篇 韩明哲
  • 7 篇 周新
  • 7 篇 刘文励

语言

  • 1,4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侵袭性真菌感染"
140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巨噬细胞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5年
作者: 黄楚涵 朱国强 黄立 济宁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以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为主的真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深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导致局部或全身严重感染的一类疾病,因其病死率较高,以及药物昂贵及局限、不良反应多而带来沉重的经济和脏器负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5年 第1期20卷 82-84页
作者: 赵燚 郝迪 赵健 蒋辉华 万红虹 王桂祯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上海200072
目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在多领域应用日趋成熟,目前在医学教育中也逐渐应用。本研究采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以探讨其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医学方面的教学应用模式及效能。方法以侵袭性真菌感染为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河南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河南医学研究 2024年 第16期33卷 2881-2887页
作者: 河南省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河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 李轶 班立芳 楚亚菲 陈仁德 陈向阳 郭长城 韩云港 荆楠 李姝 马冰 马琼 孟高攀 阙蔚鹏 秦辉 孙英 宋俐君 泰淑红 王山梅 王健 许俊红 张江峰 不详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省沁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颐和医院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是临床检验与临床其他专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国际与国内各学会就真菌病原学诊断做了许多重要的总结与共识,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往往囿于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促进河南地区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 第3期52卷 318-327页
作者: 马中宜 王馨雨 李翀 西南大学药学院 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医学研究院 重庆400715
目前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一线药物如两霉素B、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存在水溶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强等缺点,将药物与递送系统相结合,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到达感染部位,是提高传统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的良好策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持续泵入对比间断滴注两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与安全的Meta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药房 2023年 第9期34卷 1115-1118页
作者: 罗梦林 许汝福 胡雪莲 张蓉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重庆400037
目的比较持续泵入与间断滴注两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收集24 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液肿瘤患儿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和管理策略
收藏 引用
临床儿科杂志 2023年 第8期41卷 571-577页
作者: 沈楠 杜白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 上海200127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血液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对于血液肿瘤患儿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病原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应用,血液肿瘤患儿IFD的预后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仍面临诊断困难、病情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3年 第1期38卷 229-233页
作者: 刘燕飞 陈思韵 李金卓 贺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西贺州542899
近些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临床上单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欠佳,特别是耐药真菌感染,可选择的药物极少,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很高,故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总结了抗真菌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 第2期30卷 159-168页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胡瑾华 韩涛 苏海滨 李丽 陈煜 曲芬 朱利平 陈金军 刘振文 林炳亮 郑欢伟 刘丽萍 刘晓燕 不详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 北京100039 南开大学人民医院 天津3001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 航空总医院检验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 河北石家庄中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药剂科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后差,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抗真菌药物又多在肝脏代谢,毒副作用大,临床诊治困难。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重症肝病患者的特点,形成专家共识,以供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2年 第10期24卷 1171-1177页
作者: 黄方俊 熊涛(综述) 唐军(审校)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四川成都610041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发生率较高,且早期临床诊断困难,一旦发生,病情重,疗程长,花费高,病死率较高,预后差。因此预防IFI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选氟康唑作为预防早产儿IFI的一线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带地区急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2年 第1期30卷 99-106页
作者: 郑文帅 管立勋 王绅宇 狐亚磊 彭博 薄剑 王全顺 高晓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血液科 海南三亚57200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 北京100853
目的:分析热带地区急白血病(AL)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患者IFI发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