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4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主题

  • 15 篇 信息美学
  • 2 篇 审美信息
  • 2 篇 信息审美
  • 2 篇 跨媒体艺术
  • 2 篇 符号与应用
  • 1 篇 旋律
  • 1 篇 神经美学
  • 1 篇 徽州民居
  • 1 篇 艺术
  • 1 篇 数据库电影
  • 1 篇 李杜
  • 1 篇 时间序列数据
  • 1 篇 美学修养
  • 1 篇 莫尔斯
  • 1 篇 虚拟空间
  • 1 篇 艺术价值观
  • 1 篇 设计研究
  • 1 篇 大空间建筑
  • 1 篇 美学研究范式
  • 1 篇 信息论美学

机构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锡根大学
  • 1 篇 沈阳建筑大学
  • 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 篇 重庆理工大学
  • 1 篇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1 篇 集美大学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三墩文化办公室
  • 1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 篇 中国美术学院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杭州图书馆
  • 1 篇 西安音乐学院
  • 1 篇 深圳大学
  • 1 篇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作者

  • 2 篇 陈斌
  • 1 篇 王逊
  • 1 篇 陈曦
  • 1 篇 fan xijia
  • 1 篇 张毅超
  • 1 篇 杨吉成
  • 1 篇 wang xun
  • 1 篇 chen xi
  • 1 篇 贺沁洋
  • 1 篇 冯存凌
  • 1 篇 huang ming-fen
  • 1 篇 han xiaoqiang
  • 1 篇 昃跃峰
  • 1 篇 晓栗
  • 1 篇 zhang bin
  • 1 篇 程原
  • 1 篇 张滨
  • 1 篇 倪楠
  • 1 篇 范希嘉
  • 1 篇 涂途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信息美学"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基于格式塔的网页信息设计的美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 2010年 第22期31卷 111-115页
作者: 胡爽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400054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400047
分析了中国网页设计界出现的误区,大量偏向重视技术操作而忽视设计美感、缺少信息传达有效性的状况。提出了信息美学是网页设计的客观必要,指出网页设计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介绍了将美学原理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当代美学研究范式的自然科学化革新
收藏 引用
上海视觉 2024年 第3期 32-38页
作者: 昃跃峰 范希嘉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201620
“自然科学化”是当代美学研究最重要的革新趋势之一,它体现了认知科学对当代人文科学和哲学发展轨迹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回应了“人机融生”这种新兴艺术形态对传统美学研究系统的颠覆和质疑。本文从研究框架、认识论和研究进路三个层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纪回眸:“计算机艺术之父”本斯的理论贡献
收藏 引用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6期25卷 53-61页
作者: 黄鸣奋 王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福建厦门361005 锡根大学传媒科学系 德国锡根200070
在计算机艺术发展史上,德国学者本斯的理论建树令人瞩目。他致力于促进传统美学信息美学转型,推动审美活动和数学计算的有机结合,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阐释数字编码,并和学生一起从事计算机艺术创作。他牵头举办了世界上首次计算机艺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觉力量:媒介设计的未来与回望——再谈网络互动电视信息设计
收藏 引用
艺术生活 2013年 第1期 32-35页
作者: 程原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理论系
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一普遍法则的现实走向看,网络电视媒介信息设计,并不只是一种形态化的组织表现和存在方式,同时更要理解为是一种受技术与艺术等社会多要素规定的系统化、空间化的"行思"方式和伦理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调性音乐的产生
收藏 引用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期26卷 53-55页
作者: 冯存凌 西安音乐学院
无调性音乐的产生对20世纪现代音乐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对无调性音乐产生的原因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20世纪音乐的发展。本文从作曲史上的信息美学原理、表现主义和维也纳传统主义三个角度出发,试图从德奥艺术音乐自身的发展传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