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8 篇 期刊文献
  • 70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2 册 图书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265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0 篇 经济学
    • 238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220 篇 管理学
    • 2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 篇 理学
    • 24 篇 数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1 篇 法学
    • 7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题

  • 265 篇 信用衍生产品
  • 70 篇 信用风险
  • 42 篇 商业银行
  • 31 篇 信用风险管理
  • 23 篇 信用违约互换
  • 21 篇 风险管理
  • 13 篇 次贷危机
  • 12 篇 金融市场
  • 11 篇 金融机构
  • 9 篇 市场风险
  • 8 篇 定价模型
  • 8 篇 金融衍生产品
  • 8 篇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 8 篇 信用风险转移
  • 8 篇 金融危机
  • 7 篇 信用衍生品
  • 7 篇 银行间市场
  • 7 篇 银行业
  • 7 篇 资产证券化
  • 6 篇 金融监管

机构

  • 13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8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7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6 篇 苏州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6 篇 西南财经大学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 篇 天津财经大学
  • 5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5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5 篇 南开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天津大学
  • 4 篇 聊城大学
  • 4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 篇 程鹏
  • 3 篇 赵欣颜
  • 3 篇 董爱国
  • 3 篇 仝宜
  • 2 篇 包香明
  • 2 篇 胡祖辉
  • 2 篇 徐吟川
  • 2 篇 刘明康
  • 2 篇 尹志锋
  • 2 篇 陈支农
  • 2 篇 吴敏惠
  • 2 篇 唐路军
  • 2 篇 cheng peng
  • 2 篇 章智
  • 2 篇 谢清河
  • 2 篇 王燕
  • 2 篇 冯谦
  • 2 篇 林欣
  • 2 篇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
  • 2 篇 杨文瀚

语言

  • 2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信用衍生产品"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信用衍生产品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培训教材
2017年
作者: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教材编写组编
本书是NAFMII系列培训教材之一。全书系统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对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流程、定价技术和交易策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通过对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的对比,对国内衍生品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海东 上海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该文主要是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这一新兴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其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对整个金融市场,尤其是贷款市场的巨大影响.该文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等使用者的角度来分析信用衍生产品的功能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而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年 第6期21卷 108-113页
作者: 肖庆宪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预测方法、度量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寻求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提高商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创新及监管路径选择
收藏 引用
金融论坛 2009年 第2期14卷 27-33页
作者: 赖劲宇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
信用衍生品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本轮次贷危机中,它暴露出一系列监管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合约特性,进而指出在我国发展该产品时,应该坚持现行的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的模式。2007年,中国银行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隐含相关性结构研究
收藏 引用
金融研究 2011年 第1期 182-194页
作者: 龚朴 胡祖辉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日益流行。其标的资产池的违约相关性结构在信用衍生产品定价、信用组合多元化和信用组合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复制信用衍生产品中存在的隐含相关性微笑曲线现象,研究信用衍生产品标的信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年 第1期31卷 41-45页
作者: 王军生 刘珂君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710100
在降低信用风险承担水平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是各国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内容。2010年中国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国际金融研究 2000年 第11期 44-48页
作者: 马晓军 南开大学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经济管理 2006年 第4期32卷 92-96页
作者: 仝宜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分析了三种定价模型:结构模型、信用等级模型和信用价差模型,同时,对各个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有效性比较,以期为信用衍生产品定价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统计与决策 2004年 第4期20卷 105-106页
作者: 吴建民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
一、现代信用风险的几个特征
来源: 评论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与风险缓释绩效
收藏 引用
生产力研究 2006年 第1期 75-76,87页
作者: 王蕾 仝宜 苏振锋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陕西西安710061
文章从市场结构、规模、参与机构等方面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对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的计量。同时,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实践和国际银行业发展的现状,讨论了我国银行业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必要性。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