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型国外研究的演进与应用现状,为健康行为理论研究和健康教育策略设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相关检索式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按照纳入标准得到文献357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987年出现...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型国外研究的演进与应用现状,为健康行为理论研究和健康教育策略设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相关检索式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按照纳入标准得到文献357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987年出现健康信念模型研究,在文献所占比例上,2011年数量开始增加(5.04%),2014年激增(7.00%),2016—2018年蓬勃发展(>10%);研究热点方面,除健康信念模型及其内部结构词之外,前3位高频数关键词为:女性(39)、乳腺X线检查(21)和护理(21);在表示研究价值的半衰期方面,前3位是:青少年(19)、女性(17)和依从(15);研究脉络方面,1995年开始出现疾病主题;2009年前主要围绕行为、态度、疾病种类等展开,后转向预防角度,2016年逐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向发展,该研究热点持续至今。结论研究顺应现代医学模式、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出现与其他理论交叉融合,注重对实践的指导;测量要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社区、人际层面因素的作用机制尚须深入探究。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社群亚文化对其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MSM社群亚文化...
详细信息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社群亚文化对其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MSM社群亚文化中存在很多引起MSM高危性行为的因素,包括信任、对性伴侣或个人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主动充当插入角色、知晓性伴侣是否感染HIV、对HIV感染严重性的感知和同性恋相关歧视、很难固定一个性伴侣及家庭责任感等;且自我效能感也影响MSM的高危性行为。结论:MSM人群中高危性行为受到社群亚文化的影响,对于预防HIV存在认知偏差,可针对相应的社群亚文化因素构建MSM高危性行为预防干预模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