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1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1 篇 法学
    • 7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 篇 政治学
    • 2 篇 民族学
  • 12 篇 经济学
    • 10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97 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14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0 篇 中国共产党
  • 9 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6 篇 习近平
  • 5 篇 共同富裕
  • 5 篇 高质量发展
  • 4 篇 理论逻辑
  • 4 篇 新征程
  • 3 篇 党的二十大
  • 3 篇 战略布局
  • 3 篇 历史逻辑
  • 3 篇 新时代
  • 3 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
  • 3 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 篇 “四个全面”
  • 3 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3 篇 新发展阶段
  • 2 篇 人的现代化
  • 2 篇 人类文明新形态

机构

  • 8 篇 天津大学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青海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2 篇 宁夏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南昌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
  • 2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2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专家...
  • 1 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1 篇 国家开放大学

作者

  • 3 篇 yu anlong
  • 3 篇 于安龙
  • 2 篇 林建华
  • 2 篇 fang jian
  • 2 篇 刘超
  • 2 篇 han qingxiang
  • 2 篇 王玉珍
  • 2 篇 肖贵清
  • 2 篇 张媛媛
  • 2 篇 wu chuanpeng
  • 2 篇 武传鹏
  • 2 篇 颜晓峰
  • 2 篇 韩庆祥
  • 2 篇 liu chao
  • 2 篇 lin jianhua
  • 2 篇 毕照卿
  • 2 篇 方建
  • 1 篇 bao wenting
  • 1 篇 朱忆天
  • 1 篇 魏晓璐

语言

  • 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意蕴、战略设计及发展路径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5期44卷 19-29,F0002页
作者: 李楠 曾丽华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二十大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目标确立、原则设定、战略步骤、方法论选择等方面,科学设计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要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65卷 9-18页
作者: 林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100732
现代化,是最近几百年(特别是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呈现出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基本特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1年 第5期 68-73,157页
作者: 徐德莉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5114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积淀,并且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22年 第2期 1-10,246页
作者: 张占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引领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1年 第1期42卷 5-19,191页
作者: 郝宪印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 山东济南250002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计划),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慧、传统和优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累了丰富历史经验。推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逻辑——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思想理论教育 2022年 第1期 53-58页
作者: 刘超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0433
国家社会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论域,也是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失的视角。从国家社会关系出发,可以洞察西方现代化的"两副面孔",体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主体地位的确认与长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下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1期38卷 5-13页
作者: 陈健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2016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表明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相对贫困治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对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
收藏 引用
思想教育研究 2020年 第12期 9-13页
作者: 林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10073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辛而可贵的探索。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遵循——习近平国家富强观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 第6期13卷 14-20页
作者: 武传鹏 陈璐佳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形成了习近平国家富强观。它涵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全面”的深刻意蕴
收藏 引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4期20卷 154-161页
作者: 米亭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44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上,迈向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现代化从“工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