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14 篇 内隐利他
  • 8 篇 外显利他
  • 7 篇 内隐联想测验
  • 2 篇 自恋
  • 1 篇 道德推脱
  • 1 篇 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 1 篇 “善”—“报”因果类型...
  • 1 篇 人格特质
  • 1 篇 眼动
  • 1 篇 利他选择
  • 1 篇 大五人格
  • 1 篇 道德自我知觉
  • 1 篇 博弈论
  • 1 篇 情绪面孔
  • 1 篇 go/no-go联想测验
  • 1 篇 问卷法
  • 1 篇 自我损耗
  • 1 篇 心理控制源
  • 1 篇 认知负荷
  • 1 篇 共情

机构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湖州师范学院
  • 1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1 篇 天津大学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通化师范学院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1 篇 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朱云莉
  • 1 篇 任彧
  • 1 篇 于妍
  • 1 篇 熊传林
  • 1 篇 顾娇娇
  • 1 篇 丁珂如
  • 1 篇 陈丽蓉
  • 1 篇 姚娇娇
  • 1 篇 金戈
  • 1 篇 王明明
  • 1 篇 桂西
  • 1 篇 孙翠翠
  • 1 篇 张爱芹
  • 1 篇 zhang ai-qin
  • 1 篇 何宁
  • 1 篇 李婷婷
  • 1 篇 徐恩镇
  • 1 篇 wang ming-ming
  • 1 篇 zhu yunli
  • 1 篇 he ning

语言

  • 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内隐利他"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报 2016年 第2期48卷 199-210页
作者: 何宁 朱云莉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西安710062
自恋者具有低共情的人格特征,而共情是引发利他行为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试图揭示不同情境下,自恋对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恋组与非自恋组被试均存在内隐利他倾向,且自恋组的内隐利他倾向显著低于非自恋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同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同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于妍 吉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利他行为和人际信任都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范畴中的重要和热点问题。在对影响利他行为的部及外部因素探讨和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人际信任对亲社会行为具有影响作用,有些试图通过各种研究设计对其进行证实。随着我国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和道德判断的关系
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和道德判断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作者: 金戈 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利他行为是指助人者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利他在学术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社会心理学中被包含进许多理论模型中。近几年,一些心理学者对利他的研究向更深层面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我损耗对大学生内隐利他的影响研究
自我损耗对大学生内隐利他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熊传林 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自我控制在个体毕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良好适应社会、促进自身更好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在实际生活中,自我控制的失败也时常出现。根据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观点,个体的自我控制过程会消耗有限的心理能量,若能量未及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疆边防军人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新疆边防军人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桂西 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利他行为是指助人者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是全社会所提倡的美德,对利他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人的本质,也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近几年,随着社会认知的发展,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学生外显、内隐利他行为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心理学进展 2024年 第10期14卷 292-298页
作者: 李婷婷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
目的:探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其外显和内隐利他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问卷法测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外显利他行为,Go/no-go联想测验测量内隐利他行为。结果:1) 大学生内隐利他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是否独生也无显著差异;2) 内隐利他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内隐利他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28卷 5-10页
作者: 王明明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济南250358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_RSC)、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和联想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外显利他内隐利他的现状进行测查,探讨外显利他内隐利他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全依恋与内隐利他关系的实验研究
安全依恋与内隐利他关系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作者: 徐恩镇 孙翠翠 顾娇娇 李彩娜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成人依恋理论证实了依恋对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能够解释人际关系背景下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行为倾向的差异。近年来,安全依恋的拖延建构环理论的兴起则证实了特质和安全依恋的状态激活对个体共情、利他和亲社会行为的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善良人格特质与善—报因果认知及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善良人格特质与善—报因果认知及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丁珂如 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自古以来,“善”这个概念一直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推崇的一种道德行为,同时,善良人格特质也是中国人人格的一个特有维度。那么个体的善良人格特质水平是否影响不同“善”—“报”因果类型的认知加工方式呢?个体层面的积极道德自我知觉启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陈丽蓉 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利他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有益于营造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提升个体的利他行为水平,一定的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目前教育领域将个体道德的培育聚焦于道德认同,以道德认同教育取代以往填鸭式的道德知识灌输,然而在公民的道德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