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8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29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1 篇 管理学
    • 30 篇 工商管理
    • 26 篇 公共管理
    • 1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7 篇 法学
    • 2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6 篇 社会学
    • 15 篇 政治学
    • 12 篇 民族学
    • 2 篇 法学
  • 73 篇 经济学
    • 44 篇 理论经济学
    • 44 篇 应用经济学
  • 37 篇 教育学
    • 30 篇 教育学
    • 6 篇 体育学
  • 20 篇 医学
    • 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医学
  • 17 篇 工学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4 篇 哲学
    • 14 篇 哲学
  • 10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艺术学
    • 5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美术学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99 篇 劳动方式
  • 34 篇 生产方式
  • 32 篇 生产力
  • 21 篇 生活方式
  • 20 篇 生产关系
  • 12 篇 劳动者
  • 11 篇 生产资料
  • 11 篇 马克思
  • 10 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10 篇 劳动过程
  • 9 篇 劳动
  • 8 篇 科学技术
  • 8 篇 社会主义
  • 8 篇 劳动力
  • 7 篇 中国
  • 7 篇 消费方式
  • 6 篇 经济
  • 6 篇 人工智能
  • 6 篇 思维方式
  • 6 篇 农民

机构

  • 6 篇 南开大学
  • 5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长沙理工大学
  • 2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2 篇 临沂大学
  • 2 篇 内蒙古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3 篇 潘叔明
  • 3 篇 魏本权
  • 2 篇 王东
  • 2 篇 张志增
  • 2 篇 王友洛
  • 2 篇 孙连弟
  • 2 篇 刘刚
  • 2 篇 高峰
  • 2 篇 韩绍安
  • 2 篇 liu gang
  • 2 篇 蔺子荣
  • 2 篇 徐梅卿
  • 2 篇 张春敏
  • 2 篇 王文勇
  • 2 篇 加佳
  • 2 篇 耿业进
  • 2 篇 王炳涵
  • 2 篇 余静
  • 1 篇 科比
  • 1 篇 侯义

语言

  • 29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劳动方式"
2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劳动方式劳动伦理与共同富裕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 2022年 第10期 4-11,155页
作者: 胡承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杭州311121 浙大城市学院
将财富分配放置于劳动方式劳动伦理、财富生产、财富伦理的相互关系及历史演变中来考察是对财富分配方式达致较为全面和本质性认知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这一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劳动方式转型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2021年 第34期 32-34页
作者: 付秀荣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类文明形态变革最核心和基础的物质性力量在于人的劳动,而劳动方式的转型是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要杠杆和表征。渔猎农耕时代形成的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要方式的"手工文明",工业时代发展为以机器劳动为主要方式的"机器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劳动方式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及劳动方式发展趋势的规律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4期16卷 22-27页
作者: 张南
劳动方式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及劳动方式发展趋势的规律张南劳动方式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社会劳动方式发展趋势的规律,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具体形式,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经济劳动方式的变化特征及其作用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2022年 第3期 43-53页
作者: 李韵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200433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其劳动方式不再单纯地以物质实体条件为载体,而是出现了以数字生产条件为载体的新变化,这种新的数字劳动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单纯的数字劳动方式,二是实体与数字融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方式变革图式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1期76卷 36-43页
作者: 陈万球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114
人工智能构成了当代人类劳动的技术背景和人机互动参照系,基于此,人工智能视域下劳动的当代域题愈益丰富。智能革命条件下人的劳动方式的历史性质将发生立体嬗变,人的存在方式亦会发生颠覆性变革。劳动工具的发展史是人体劳动器官工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
收藏 引用
南开经济研究 2000年 第3期 27-30,35页
作者: 张彤玉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本文在分析经济理论界关于劳动方式性质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方式二重性的观点。劳动方式具有物质技术的和社会的二重性质,它们分别归属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劳动方式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劳动方式变革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9年 第2期5卷 42-49页
作者: 李庆臻 青岛大学
什么是劳动方式?众说不一,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劳动方式劳动的社会方式劳动的科技方式的统一,主要指在科学技术影响下劳动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劳动方式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在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方式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06年 第4期 41-43页
作者: 安帅领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1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本刊特组织刊发了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选送的两篇文章,分别就马克思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智能革命下劳动方式的变革及其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当代经济研究 2021年 第10期314卷 5-13,F0003页
作者: 吴文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威海264209
智能—基因科技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全面深刻的一次科技革命,其意义极为深远,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在于对人的劳动方式进而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智联网使人的存在"泛网络化",将催生一个"产消型数字劳动者"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环境·劳动方式与奴隶制社会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1期14卷 32-38页
作者: 莫金山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选择性?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条件下,是否有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人们在讨论奴隶制问题时的又一重大分歧。在有些人看来,“五种生产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各民族在原始氏族制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