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主题

  • 9 篇 化理论为方法
  • 6 篇 化理论为德性
  • 4 篇 冯契
  • 1 篇 新境界
  • 1 篇 德性自证
  • 1 篇 合适的相对静止
  • 1 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1 篇 逻辑起源
  • 1 篇 实践哲学
  • 1 篇 新时代
  • 1 篇 理论价值
  • 1 篇 方法论
  • 1 篇 习近平
  • 1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 1 篇 德性价值
  • 1 篇 得自现实之道还治...
  • 1 篇 逻辑范畴
  • 1 篇 推理与推行
  • 1 篇 现实意义
  • 1 篇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

机构

  • 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2 篇 湘潭大学
  • 1 篇 广西师范学院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东华大学

作者

  • 2 篇 王新建
  • 1 篇 汪东元
  • 1 篇 郑凯利
  • 1 篇 wang xinjian
  • 1 篇 chi zhongjun
  • 1 篇 贺善侃
  • 1 篇 崔现花
  • 1 篇 刘明诗
  • 1 篇 王向清
  • 1 篇 池忠军
  • 1 篇 雷定京
  • 1 篇 晋荣东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化理论为方法"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化理论为方法:“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1年 第2期 46-51页
作者: 贺善侃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化理论为方法"与"理论德性"一起,是冯契智慧说的核心命题。任何理论都内在地具有方法论功能。概念转方法化理论为方法的逻辑依据。从辩证逻辑的角度考察,"化理论为方法"的过程一个辩证思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理论为方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哲学新境界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年 第4期 190-196页
作者: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以"学哲学、用哲学"根本依托的。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的过程,最集中地表现在化理论为方法的实践叙事之中,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如何和怎样"改变世界"的强烈实践意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理论为方法,理论德性--论冯契对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收藏 引用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年 第5期 7-11,18页
作者: 晋荣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冯契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课程思政的设想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他强调“通过各科教学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主张“化理论为方法,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化理论为方法”命题对冯契方法论思想的研究
基于“化理论为方法”命题对冯契方法论思想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汪东元 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化理论为方法”是冯契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命题,旨在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和思想觉悟的提升。这个时期“理论”指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包括哲学理论、一般科学理论和具体理论;“方法”是“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随着思想的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化理论为方法理论德性”对高校党史课教学的借鉴意义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 第6期42卷 96-100页
作者: 王向清 雷定京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湘潭411105
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对我国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许多思考。他主张联合各科教学来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主张"化理论为方法理论德性",促使学习者在党史学习中总结方法、陶冶德性;提出培养平民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伦理论方法理论德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伦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郑凯利 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冯契先生指出:一切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只有方法时,才能发挥作用,去更好地改造世界。同样只有理论德性时理论才有生命力,才能说服人。了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切实做到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新时代的“两”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 2020年 第2期 32-38页
作者: 王新建 池忠军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以"学哲学、用哲学"根本依托的。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的过程,集中表现化理论为方法理论德性即新时代的"两"宏大实践叙事,并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明诗 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冯契构建的智慧说,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于一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精彩的一页。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理论贡献,是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冯契“两”哲学命题探析
冯契“两化”哲学命题探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崔现花 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冯契先生是中国20世纪中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毕生致力于哲学研究,涉及中国哲学史、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各个领域。冯先生在吸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