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儿童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改编指南(2024版)》是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肿瘤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上海一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3年8月共同发起。采用ADAPTE方法对国际近2年及国内所有肿瘤儿童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指南进行全面检索、评价、遴选和整合,遵循现有指南改编理论框架,同时增加中国证据,制定出基于高质量国际指南的针对中国肿瘤儿童预防CINV的改编指南。本指南最终形成了与预防急性期和延迟期CINV相关的8个临床问题和46条推荐意见,以规范我国肿瘤儿童预防CINV临床诊疗决策。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疗工作者选择或开发有效预测模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中有关...
详细信息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疗工作者选择或开发有效预测模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根据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严格评估和数据清单提取数据,并采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含12个模型,其中11个模型报告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0~0.908;2个模型报告了校准方法;纳入模型常见的预测变量为年龄、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化疗前白蛋白含量。7项研究整体偏倚风险高(主要原因为研究设计缺陷、样本量不足、变量处理方式不当、未报告缺失数据、模型评估指标缺乏等)但适用性良好。结论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且模型整体偏倚风险高。未来的研究应遵循模型开发与报告规范,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出预测性能好、稳定性强、偏倚风险低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