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0 篇 期刊文献
  • 263 册 图书
  • 36 篇 学位论文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70 篇 历史学
    • 636 篇 中国史
    • 35 篇 世界史
    • 12 篇 考古学
  • 227 篇 法学
    • 152 篇 政治学
    • 11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8 篇 社会学
    • 27 篇 法学
    • 7 篇 民族学
    • 2 篇 公安学
  • 98 篇 经济学
    • 79 篇 应用经济学
    • 23 篇 理论经济学
  • 56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工商管理
    • 1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5 篇 教育学
    • 40 篇 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36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4 篇 新闻传播学
  • 18 篇 工学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2 篇 军事学
    • 1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6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037 篇 北京政府
  • 206 篇 外交
  • 199 篇 档案
  • 197 篇 抄件
  • 61 篇 孙中山
  • 57 篇 袁世凯
  • 46 篇 张作霖
  • 40 篇 五四运动
  • 37 篇 巴黎和会
  • 34 篇 公报
  • 33 篇 吴佩孚
  • 28 篇 警政
  • 28 篇 北洋政府
  • 27 篇 土木
  • 26 篇 中国政府
  • 25 篇 段祺瑞
  • 24 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
  • 22 篇 日本帝国主义
  • 22 篇 顾维钧
  • 22 篇 民国初年

机构

  • 20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0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5 篇 复旦大学
  • 15 篇 北京大学
  • 13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10 篇 安阳师范学院
  • 9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 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 8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6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6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5 篇 安徽大学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南开大学
  • 5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5 篇 南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90 篇 外交部
  • 52 篇 内务部统计科
  • 15 篇 海军部
  • 13 篇 张建军
  • 8 篇 陈长河
  • 8 篇 王世钊
  • 7 篇 丁健
  • 7 篇 马建标
  • 6 篇 李向东
  • 6 篇 侯中军
  • 4 篇 金光耀
  • 4 篇 郭辉
  • 4 篇 应俊
  • 4 篇 杨红林
  • 4 篇 张华腾
  • 4 篇 陈甘霖
  • 4 篇 zhang jian-jun
  • 4 篇 张北根
  • 4 篇 朱英
  • 3 篇 邓亦武

语言

  • 1,0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北京政府"
10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05年 第12期 54-60页
作者: 姬丽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天津300071
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与任用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官体制的组织与体系、考试与甄别、分发与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整顿各省官银钱号问题研究(1912-1916)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6年 第10期 113-121页
作者: 杨涛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
北京政府着力整顿各省官银钱号,其措施主要为限制与取缔其纸币发行权,设立监理官,将官银钱号改组为省银行,中央设平市官钱局,移交经理金库业务等。对官银钱号的整顿,反映了北京政府统一币制与财政的决心,也侧面反映了北京政府强化中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筹备参加欧战和会考析——以外交界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2015年 第6期 153-164页
作者: 罗毅 金光耀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西安710069 复旦大学历史系 教授上海200433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学界过去讨论最多的是中国对巴黎和会的参与,特别是中国代表团成员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近年来,亦有学者关注中国参战问题。然而,中国如何筹备参加战后和会这一重要问题,迄今却鲜有专题研究。事实上,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出兵西伯利亚与中日交涉再研究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1年 第10期 68-78页
作者: 侯中军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副研究员北京100006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签订是北京政府内政与外交政策结合的产物,外交方针的背后有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出兵西伯利亚是北京政府困境中的主动作为,目的在于争取外交上的主动及战后和会上较有利的地位。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废除《中俄蒙协约》的努力
收藏 引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3年 第3期23卷 31-47,148页
作者: 樊明方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在中俄《声明文件》、《中俄蒙协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签约谈判过程中,北京政府力图减少中国领土主权的损失,最后迫不得已才吞下了苦果。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北京政府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比较有力的措施,促使外蒙古统治集团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时期税收政策的演变及借鉴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2期23卷 104-108页
作者: 章启辉 付志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湖南长沙410082
民国北京政府税收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初期注重国地分税,明确各自的事权和财权;中期开始加大地方的税收权限,加强地方自治财力保障;末期则表现为规范税收立法,限制地方税权任意扩张。虽然由于国势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交通部与民国初年的正太铁路(1912—1916)
收藏 引用
山西档案 2013年 第5期 90-93页
作者: 杨涛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正太路是民初交通部管辖的国有铁路之一。交通部出台的铁路干路国有、崇官抑商、借债修路、统一路政等政策,客观上符合当时铁路建设特别是正太路发展的要求,对正太路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 评论
民国北京政府中央官员收入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 2015年 第12期 145-151 154 16,154+160页
作者: 沈航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台湾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绍兴312000
民国北京政府中央官员收入可分为薪俸收入、投资收入与其他收入三类。根据对北京政府大总统群体、中央高级官员群体以及中央中低级官员群体年收入的分析估算可知:薪俸收入是大总统群体与中央中低级官员群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投资收入是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靳云鹏与皖系北京政府时期的院会关系
收藏 引用
史林 2015年 第5期 131-138,221页
作者: 严泉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
靳云鹏与安福系产生提名之争,由于靳氏在内阁名单问题上的反复,使自己在组阁时陷入被动,内阁人选之争历时一月之久。组阁后安福系与靳云鹏又有豫督之争,实质仍然为争夺内阁控制权。安福系倒靳讲求策略,在舆论上反对就山东问题对日直接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政府时期的江苏交涉署研究
北京政府时期的江苏交涉署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程子健 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北京政府时期的地方交涉署制度,一直以来在近代外交史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有关著述大多仅对其进行制度上的介绍,而且评价多以负面为主,认为其在军阀混战之际,难以保存自身,成为军阀附庸。相比之下,作为其前身的晚清地方交涉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