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60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1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4 篇 文学
    • 98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7 篇 新闻传播学
    • 1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8 篇 历史学
    • 3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34 篇 教育学
    • 33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8 篇 法学
    • 8 篇 政治学
    • 7 篇 社会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公安学
  • 12 篇 艺术学
    • 5 篇 艺术学理论
    • 5 篇 美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0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工学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170 篇 北京文学
  • 195 篇 中篇小说
  • 185 篇 小说月报
  • 116 篇 作家
  • 115 篇 作品
  • 110 篇 短篇小说
  • 101 篇 读者
  • 82 篇 报告文学
  • 77 篇 排行榜
  • 75 篇 小说
  • 70 篇 阅读
  • 64 篇 编辑部
  • 62 篇 男人
  • 47 篇 母亲
  • 45 篇 文学期刊
  • 44 篇 文学作品
  • 43 篇 老师
  • 41 篇 作者
  • 40 篇 文学创作
  • 39 篇 中国作家

机构

  • 18 篇 中国作家协会
  • 15 篇 北京文学月刊社
  • 10 篇 中国作协
  • 8 篇 <北京文学>编辑部
  • 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市社科院文学...
  • 4 篇 福建省文联
  • 3 篇 河南省邓州市卫生...
  • 3 篇 江西南昌大学
  • 3 篇 辽宁省作协
  • 3 篇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 3 篇 湖南省桃源县第一...
  • 3 篇 北京作家协会
  • 2 篇 河北省作家协会
  • 2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
  • 2 篇 河北昌黎政协
  • 2 篇 暨南大学
  • 2 篇 湖北作家协会
  • 2 篇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
  • 2 篇 龙源期刊网

作者

  • 6 篇 王童
  • 6 篇 星竹
  • 6 篇 钱益清
  • 6 篇 孙文起
  • 5 篇 张抗抗
  • 5 篇 鲁敏
  • 5 篇 孙春平
  • 5 篇 季栋梁
  • 5 篇 叶广芩
  • 5 篇 徐君泽
  • 5 篇 徐坤
  • 4 篇 路艳霞
  • 4 篇 舒敏
  • 4 篇 王蒙
  • 4 篇 杨少衡
  • 4 篇 林斤澜
  • 4 篇 杨晓升
  • 4 篇 张翎
  • 4 篇 何申
  • 4 篇 胡学文

语言

  • 1,1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北京文学"
11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百年北京文学展现历史文化变迁
百年北京文学展现历史文化变迁
收藏 引用
北京日报
作者: 路艳霞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课本里的北京,生活中的阅读——百年北京文学中的语文素养养成术”对话活动日前举办,与会嘉宾围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丛书,开启一场文学与教育的深度对话。作为“百年文学中的北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文学的贵族气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04年 第6期 32-37页
作者: 孔庆东
北京文学的研究者一般都注意到了北京文学的平民气,从老舍到王朔,都被看成“市民精神”的代表。然而如果仔细研究北京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平民气,特别是与其他城市文学的平民气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北京文学在平民气之外,或者说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文学季评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1997年 第4期 76-77页
北京文学季评栏目主持人吕智敏的话:中国的女性文学自其滥觞至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乃至成为一种文学思潮,几乎都是以北京作为中心舞台的。这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的特殊地位和新进开放、自由活跃的文化氛围使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文学的多民族性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1997年 第3期 157-158页
作者: 王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北京文学的多民族性王光对于居京的作家来说,北京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与创作的特定文化环境氛围;对于北京来说,居京作家则以他们的创作,参与了北京文化特别是北京文学的创造。北京作家不仅仅在文学观念、创作风格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文学季评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1998年 第3期 136-145页
北京文学季评栏目主持人吕智敏:本期“季评”所关注的北京作家,是小说家毕淑敏和诗人任洪渊。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主体,诗歌是北京文学创作中的强项。而这两位作家在北京文坛的这两个领域中又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毕淑敏是一位起步较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文学的地域特点从何处得到显现?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1989年 第1期 13-18页
作者: 吕晴飞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都生长、发展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之内,脱离时空的文学是不存在的.而出现在一定时空范围之内的文学作品,又总是反映着这一时间和空间之内的人的生活情况,揭示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形式表现着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文学研究的新开拓——简评《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2002年 第3期 157-160页
作者: 白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100101
刚刚过去的世纪交替,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剧变的重要历史转折期,文学的文化语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维性.生长于这一语境中的北京文学在创作理念、文化选择、艺术模式、话语形态等方面开始形成了一个多元的话语世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漫谈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年 第1期 289-294页
作者: 舒敏
长期以来,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学,基本上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撰写者的视野之内。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状况开始有了改变。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简编》(1984)述及柯灵1943年在上海沦陷区接编《万象》,发动留沪作家执笔。黄修已的《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一书的政治评价——与张泉同志商榷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1997年 第4期 93-97页
作者: 王凤海 北京市社科院文学所
对《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一书的政治评价——与张泉同志商榷王凤海张泉同志的《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读之颇受启发,受益匪浅。此书论述的事实长达八年,而且时局极为艰难复杂,文艺团体、报章杂志变化不定,作家中不同流派,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20世纪研究北京文学和戏剧的外文文献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2007年 第2期 50-53页
作者: 赵晓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100005
北京语言和文化创作的文学和戏剧作品是表现北京历史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形式。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北京历史文化逐渐被介绍传播到国外,北京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城市。本文将介绍笔者所见的17种外国人介绍研究北京文学和戏剧的书籍,包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