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5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5 篇 管理学
    • 57 篇 公共管理
    • 10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7 篇 法学
    • 18 篇 社会学
    • 17 篇 政治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23 篇 经济学
    • 19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10 篇 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9 篇 工学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天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医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138 篇 单位体制
  • 9 篇 中国
  • 8 篇 社区建设
  • 6 篇 体制改革
  • 6 篇 社会结构
  • 5 篇 社会组织
  • 5 篇 国有企业
  • 4 篇 社区体制
  • 4 篇 组织形式
  • 4 篇 社会管理
  • 4 篇 市场经济体制
  • 4 篇 现代企业制度
  • 4 篇 社区
  • 4 篇 事业单位
  • 4 篇 社会整合
  • 4 篇 “单位人”
  • 3 篇 城市
  • 3 篇 街道办事处
  • 3 篇 单位
  • 3 篇 社区人

机构

  • 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山东大学
  • 4 篇 山东经济学院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2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上海行政学院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重庆科技学院
  • 2 篇 上海大学
  • 2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

作者

  • 6 篇 武中哲
  • 2 篇 崔月琴
  • 2 篇 何亚群
  • 2 篇 李军良
  • 2 篇 刘建军
  • 2 篇 吕庆春
  • 2 篇 江赛清
  • 2 篇 孟捷
  • 2 篇 叶静
  • 2 篇 龚剑
  • 1 篇 何影婷
  • 1 篇 周剑
  • 1 篇 陈俊
  • 1 篇 李宽松
  • 1 篇 骆光军
  • 1 篇 秦云
  • 1 篇 万泽坤
  • 1 篇 王淑华
  • 1 篇 王文彬
  • 1 篇 蒋达勇

语言

  • 13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单位体制"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从“闭合”到“开放”:单位组织内外边界的形塑与消解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1年 第2期 222-232页
作者: 李珮瑶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单位组织为基础的单位制建立起来,成为重组中国社会的重要形式。从单位制的演进历程来看,其实际上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位体制边界的形成,厂办大集体的举办所带来的单位制扩张及"二元化",以及传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位体制:一种现代国家建构的方案
收藏 引用
理论界 2014年 第5期 15-19页
作者: 黄杰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200433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的挑战下,中国社会出现了全面危机。单位体制为社会的整合和新秩序的建构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形式,是中国在通往现代国家进程中作出的现实选择。单位体制之所以能够促进现代国家的成长,主要原因在于它在个人与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学术与生活:中国大学功能与结构的重塑
收藏 引用
高教探索 2020年 第10期 5-12页
作者: 蒋达勇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国家与大学治理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510631
结构功能主义是中国大学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进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应现代国家建构的需要,中国大学逐步形成了集政治组织、学术共同体和生活社区于一身的"三位一体"式功能承载和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容纳校长、教授、师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企业制度对“单位体制”的冲击
收藏 引用
消费导刊 2014年 第1期 96-96,198页
作者: 曾琪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一、现代企业制度和“单位体制” (一)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行会制度。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在世界各国范围内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构建层面所谈到的“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档案制度改革
收藏 引用
档案学通讯 2019年 第6期 11-17页
作者: 常大伟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由此形成了档案制度改革的基本诱因。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档案制度,存在着公共性、开放性、整合度与成熟度不足的问题,还需要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档案制度合法性、效能性、责任性的要求,从增强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间性与适应性:城市棚户区治理中的“单位管理逻辑”与社区抗逆力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 2019年 第5期 180-188,256页
作者: 芦恒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20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这并非社区制对单位制的简单代替,而是可用"道家时间性"理解的单位制与社区制互动转换的变迁过程。典型的例证为东北国企宿舍区演变而来的城市棚户区治理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位”与作家创作的转变(1984-1992)
“单位”与作家创作的转变(1984-1992)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涛 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单位作为一个具有制度性、组织性等特征的文化空间,它对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的组织化构想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相互配合使单位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作家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资经销商的转型及其动因分析——基于豫县的实地调研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2期18卷 147-154页
作者: 朱磊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4
农资经销商在涉农事业单位改革中产生,在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兴起并急剧分化,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中转型发展,其角色功能与市场行为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其转型动力源于政府的改革导向、市场竞争机制的牵引、本身的理性、农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位体制阻隔背景下福利的社会排斥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12年 第3期 60-65页
作者: 吕庆春 李军良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改革开放促使高度整合与低度分化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逐步变迁,单位体制逐渐被打破,市场化与社区化的属性不断显现。然而,在一个单位体制隔离很深的社会里,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社会福利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单位体制的特色。单位体制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位体制、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消费——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北人口 2012年 第6期33卷 37-40页
作者: 马凤鸣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州510275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400715
使用城镇住户调查的个体数据,检验了不同单位体制下福利和社会保障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消费受家庭收入和户主教育程度影响的同时,福利保障和社会保障对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中、低消费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