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7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 8 册 图书
  • 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2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1 篇 历史学
    • 117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2 篇 考古学
  • 24 篇 法学
    • 12 篇 政治学
    • 10 篇 社会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153 篇 南北议和
  • 45 篇 袁世凯
  • 44 篇 孙中山
  • 38 篇 辛亥革命
  • 22 篇 革命党人
  • 18 篇 南北和平会议
  • 14 篇 唐绍仪
  • 13 篇 伍廷芳
  • 13 篇 武昌起义
  • 12 篇 临时大总统
  • 10 篇 同盟会
  • 10 篇 南京临时政府
  • 9 篇 徐世昌
  • 7 篇 临时政府
  • 7 篇 北洋军阀
  • 7 篇 清政府
  • 7 篇 辛亥革命时期
  • 6 篇 冯国璋
  • 6 篇 北洋政府
  • 6 篇 军政府

机构

  • 5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广东海洋大学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
  • 2 篇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堪萨斯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香港珠海学院
  • 1 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3 篇 王爱云
  • 3 篇 萧致治
  • 3 篇 段云章
  • 2 篇 赵建文
  • 2 篇 谢俊美
  • 2 篇 张建宇
  • 2 篇 周彦
  • 2 篇 马铭德
  • 2 篇 杨早
  • 2 篇 李学智
  • 2 篇 李洪珍
  • 2 篇 资料室
  • 1 篇 吴蔚
  • 1 篇 张恺新
  • 1 篇 季云飞
  • 1 篇 李学峰
  • 1 篇 张国淦
  • 1 篇 刘兴华
  • 1 篇 石玉凤
  • 1 篇 邹晓辛

语言

  • 15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南北议和"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历史的抉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夭折浅谈
收藏 引用
成功(教育) 2011年 第12期 294-295页
作者: 张蕾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以后由南京临时政府所制定的一部临时宪法。它出台的目的在于限制南北议和以后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力。参与立法的主要成员绝大多数具有海外背景,因此,这部宪法是非常西方化的,其近代化程度也是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和国总理与北洋政府代总理的一段交往
收藏 引用
统一论坛 1997年 第6期 48-49页
作者: 张宗高
朱启钤号桂辛,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过交通部部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时曾出任北方总代表。就是这位北洋政府的代总理与周恩来之间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使得朱启钤先生解放时拒绝逃往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变革利益冲突方博弈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台内外 2022年 第13期 40-42页
作者: 吴蔚 石玉凤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以辛亥革命时期南北议和过程中博弈局面的形成为基础,分别就革命党和清廷的博弈思维与行为给出博弈机理分析,从各个角度检视可供双方选择的所有行为策略及其可能后果;接下来,构建社会变革冲突在非暴力状态下的革命党与清廷贝叶斯博弈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国了
收藏 引用
中外文摘 2012年 第11期 57-58页
作者: 杨早
1月1日上午,苏州草桥中学学生叶圣陶正准备上课,有同学告诉他已改用阳历,大家都不相信(政府还没公布嘛),推出一个人去打电话问苏州军政府,那边答话说:"是的,今天就是元旦。"这个消息让这些十八九岁的中学生非常兴奋,叶圣陶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袁世凯接受共和原因新探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1期23卷 85-89页
作者: 夏斯云
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议和过程中,对中国实行何种政体,袁世凯究竟持何种态度?历来人们普遍认为,袁世凯始终反对革命,玩弄权术,欺骗舆论,接受共和是假,窃取总统权位是真。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把错综复杂、色彩纷呈的历史简单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黎元洪与辛亥革命
收藏 引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4期17卷 45-49页
作者: 李存朴
黎元洪与辛亥革命李存朴辛亥革命以推翻二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名垂史册。但辛亥武昌首义的领袖、当时被誉为民国“开国三杰”之一的黎元洪,却常常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从“床下都督”到“泥菩萨”,从投机革命到破坏革命,几乎一无是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五十年来黄兴研究述评
收藏 引用
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 第2期 155-159页
作者: 萧致治 武汉大学历史系 教授
纵观50年来的黄兴研究,学术界对辛亥革命前黄兴的表现,一致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在组织革命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革命宣传,以及筹集革命经费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推进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发挥了巨大作用.
来源: 评论
保晋风云 第二十七集
收藏 引用
娘子关 2008年 第S1期 101-104页
作者: 张风瑞 阳泉市作家协会
1、怡红袖书院,院子里唱堂会。红男绿女,来往穿梭,花红酒绿,喜笑颜开。张士林、崔庭献、赵铁卿和两位洋人在一个雅座里。两位洋人乐得手舞足蹈。小八妹围着桌子敬酒,大家觉得其乐无穷……张士林:"石登元在天津办煤栈。他来电说,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李纯之死与各方反应
收藏 引用
文史天地 2016年 第4期 65-69页
作者: 张建宇 中山大学历史系
1917年8月李纯接替冯国璋继任江苏督军,自此致力于推动南北议和。在他的斡旋与协调下,南北和会最终于1919年2月在上海开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和会议而未果,僵持数月后便草草收场。翌年8月,徐世昌为挽救和会作出最后努力,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孙中山缘何把临时大总统让位袁世凯
收藏 引用
春秋 2011年 第1期 28-29页
作者: 杜耀云
1912年2月,辛亥南北议和达成协议。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因之,在后人心目中,认为南北议和的这一结局。是很不理想的。值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就此问题表述一下自己的认识。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