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7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 8 册 图书
  • 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2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1 篇 历史学
    • 117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2 篇 考古学
  • 24 篇 法学
    • 12 篇 政治学
    • 10 篇 社会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153 篇 南北议和
  • 45 篇 袁世凯
  • 44 篇 孙中山
  • 38 篇 辛亥革命
  • 22 篇 革命党人
  • 18 篇 南北和平会议
  • 14 篇 唐绍仪
  • 13 篇 伍廷芳
  • 13 篇 武昌起义
  • 12 篇 临时大总统
  • 10 篇 同盟会
  • 10 篇 南京临时政府
  • 9 篇 徐世昌
  • 7 篇 临时政府
  • 7 篇 北洋军阀
  • 7 篇 清政府
  • 7 篇 辛亥革命时期
  • 6 篇 冯国璋
  • 6 篇 北洋政府
  • 6 篇 军政府

机构

  • 5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广东海洋大学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
  • 2 篇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堪萨斯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香港珠海学院
  • 1 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3 篇 王爱云
  • 3 篇 萧致治
  • 3 篇 段云章
  • 2 篇 赵建文
  • 2 篇 谢俊美
  • 2 篇 张建宇
  • 2 篇 周彦
  • 2 篇 马铭德
  • 2 篇 杨早
  • 2 篇 李学智
  • 2 篇 李洪珍
  • 2 篇 资料室
  • 1 篇 吴蔚
  • 1 篇 张恺新
  • 1 篇 季云飞
  • 1 篇 李学峰
  • 1 篇 张国淦
  • 1 篇 刘兴华
  • 1 篇 石玉凤
  • 1 篇 邹晓辛

语言

  • 15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南北议和"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从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看西南军阀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4期10卷 70-72,60页
作者: 夏石斌
一九一九年二一九一九年二.一五月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刻,发生了一件不大引人注意的事件——“南北议和”.对于这一历史事件史学界前辈同仁已有个不少分析评论,指出它是由帝国主义导演的一场南北军阀“分脏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熊希龄与南北议和(1916-1919)馆藏《1917年熊希龄致冯国璋信札》研究
收藏 引用
炎黄地理 2021年 第1期 38-41页
作者: 曹霞 辛亥革命纪念馆
自1915年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起,南北双方就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曾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担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宦海几度浮沉,但始终怀抱经国济世的思想,出来奔走呼吁调停。本文拟从馆藏《1917年熊希龄致冯国璋信札》为切入点,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伍廷芳在南北议和中的斗争艺术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 2000年 第5期 43-44页
作者: 伍福佐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最终以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迫使清帝退位 ,是晚清社会各种政治势力 (包括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国主义的压力 )相互较量 ,南北双方思想状况和实际力量相互作用与制约的结果。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南北议和”时期袁世凯对革命派的妥协
收藏 引用
青春岁月 2012年 第10期 337-337页
作者: 晁佩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本文以具体史料为依托,重点论述袁世凯在"南北议和"时期对南方革命党人所做出的妥协,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时期的历史。
来源: 评论
辛亥南北议和期间北方财政之影响
收藏 引用
现代交际 2018年 第14期 252-253页
作者: 王欢 天津师范大学
武昌起义后,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南方革命政府都急于再建统一的政权,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短缺对于其转向议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在袁世凯主持北京政务之时,清政府中央财政紧缺,地方把持税收不上交,列强又在中国大局未定之前不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初南北议和的风云人物──张謇
收藏 引用
南京史志 1997年 第5期 48-50页
作者: 戴萌
民初南北议和的风云人物||张謇■戴萌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清末民初曾任翰林院修撰、商部头等顾问官、江苏省咨议局局长、民国政府首任实业部总长等职。他兴办各类实业,是近代资本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北议和”时有国民党吗
收藏 引用
咬文嚼字 2012年 第8期 53-54页
作者: 李光羽
2012年2月13日《解放日报》第5版有篇大文章:《惜阴堂寻痕》,占了大半个版面。文中说:"袁世凯希望唐绍仪当内阁总理,而国民党希望他们的人来当……双方僵持争执不下……赵凤昌进言,何不让唐绍仪加人国民党?"
来源: 评论
祖父朱芾煌与辛亥南北议和
收藏 引用
台声 2011年 第9期 19-20页
作者: 朱如如 朱建华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不禁想起敬爱的祖父朱芾煌先生。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川籍革命党人中,祖父是一位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很有成就的人。他的事迹也成为激励我们后辈子孙不懈进取的动力。辛亥南北议和,是中国近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辛亥南北议和与朱芾煌——缅怀祖父朱芾煌先生
收藏 引用
两岸关系 2011年 第8期 25-27页
作者: 如如 建华 不详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我们不禁怀念起敬爱的祖父——朱芾煌先生。辛亥南北议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促成清帝退位和共和制度的确立,以和平谈判方式实现政权更迭,
来源: 评论
南北议和与孙中山让位
论南北议和与孙中山让位
收藏 引用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作者: 宝成关 吉林大学历史系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以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而结束;袁世凯的窃国,则是通过南北议和实现的。因此认真研究南北议和的始末,不仅可以弄清辛亥革命成败的关键,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资产阶级的性格。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