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5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报纸
  • 3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9 篇 历史学
    • 117 篇 考古学
    • 13 篇 中国史
  • 35 篇 理学
    • 3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5 篇 工学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美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水产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49 篇 南海ⅰ号
  • 34 篇 水下考古
  • 24 篇 整体打捞
  • 17 篇 海上丝绸之路
  • 16 篇 沉船
  • 8 篇 南宋时期
  • 7 篇 陶瓷器
  • 7 篇 凝结物
  • 6 篇 水下文化遗产
  • 6 篇 沉船打捞
  • 5 篇 海陵岛
  • 5 篇 博物馆
  • 5 篇 德化窑
  • 5 篇 工艺
  • 5 篇 水晶宫
  • 5 篇 广东省
  • 4 篇 外销瓷
  • 4 篇 海外贸易
  • 4 篇 景德镇窑
  • 4 篇 南越国宫署遗址

机构

  • 17 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
  • 6 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
  • 5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5 篇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
  • 4 篇 南越王博物院
  • 4 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
  • 3 篇 广州打捞局
  • 3 篇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
  • 2 篇 佛山市博物馆
  • 2 篇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
  • 2 篇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 2 篇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
  • 2 篇 南海区博物馆
  • 2 篇 明治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
  • 1 篇 国家文物局水下考...
  • 1 篇 海南省博物馆

作者

  • 7 篇 田国敏
  • 7 篇 林唐欧
  • 6 篇 李岩
  • 6 篇 张玄微
  • 5 篇 陈浩天
  • 5 篇 耿苗
  • 5 篇 陈士松
  • 4 篇 孙键
  • 4 篇 崔勇
  • 3 篇 孙召才
  • 3 篇 陈昆明
  • 3 篇 张治国
  • 3 篇 黄堃媛
  • 2 篇 肖达顺
  • 2 篇 马显冰
  • 2 篇 杨逸
  • 2 篇 wan xin
  • 2 篇 李秀辉
  • 2 篇 席光兰
  • 2 篇 国旻

语言

  • 14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南海Ⅰ号"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磁记忆技术的海洋出水铁质文物状态评估与监测——以南海ⅰ号出水铁器为例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 2025年 第2期39卷 122-127页
作者: 龚梓桑 胡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为评估南海ⅰ号出水铁器的保存状态,运用磁记忆检测技术对铁条(锻钢)进行4通道双分量线扫,对比了置于大气环境中三年后未经保护修复和经过保护修复铁条的保存状态;对铁锅残片(过共晶白口铸铁)进行4通道单分量面扫,并与X射线照相结果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800年古船“南海ⅰ号”水下考古探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传奇
收藏 引用
科学家(少年) 2025年 第3期 52-65页
作者: 黄海刚 不详
中国广东,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已经有相当发达的造船能力。唐宋时期进入中国造船史上第二个高峰。广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唯一长盛不衰的对外贸易港。这里就是一座海上丝绸之路超级博物馆。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沉船木材的微束XRF面扫描分析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年 第9期41卷 2930-2933页
作者: 黄可佳 杜靖 朱剑 李乃胜 陈岳 武媛媛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北京100191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北京1000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安徽合肥230026 铂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231600
南海ⅰ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商船,沉没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发现于1987年,经多次水下考古调查后,于2007年严格按照水下考古规范,成功地将其整体打捞出水,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墨书问题研究——兼论宋元海上贸易船的人员组织关系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 2013年 第3期 97-105页
作者: 陈波 中山市博物馆 广东中山528403
墨书作为宋元时期海上贸易活动中的常见现象,对其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许多具体问题,从而推动相关研究的进程。回顾以往墨书研究的情况,日本学界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墨书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而中国学界对此的重视仍有待加强。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出水玻璃制品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 2023年 第9期 77-85页
作者: 田兴玲 王荣 贾政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宁夏理工学院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是目前水下考古发现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海上贸易商船,已清理器物逾6万件,包含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竹器、石器等[1]。其中大量形状、颜色各异的玻璃制品,对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宋代玻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沉船目的地研究——以出土金叶子为线索
收藏 引用
南方文物 2022年 第5期 284-292页
作者: 丁见祥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南海ⅰ号其具体年代虽存在多种意见,但差别多在精度,12世纪末13世纪初是基本共识①。该沉船约有20万件文物,涵盖了瓷器、漆器、竹木器、金属器、玉石器几大门类,尤以瓷器为大宗②。基于瓷器流布和文献记载,学界一般认为其目的地是东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博物馆旅游科普育人评价与提升研究
南海Ⅰ号博物馆旅游科普育人评价与提升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林风晴 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随着文旅融合和科教融合的加深,博物馆旅游越来越需要提质发展,要充分挖掘博物馆的优质科普育人资源,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基于此,选取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南海ⅰ号博物馆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考察,借鉴体验式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出水宋代剔犀漆盘保护修复前的材料与工艺调查
收藏 引用
江汉考古 2024年 第S1期 129-134页
作者: 张昆 邱祖明 赵颖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本文采用显微剖面分析、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扫描电镜能谱及显微切片等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了“南海ⅰ号”出水宋代剔犀漆盘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结果表明,该漆盘经过制胎、批灰、髹多层漆及雕刻工序制作而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两件出水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收藏 引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6年 第1期28卷 93-100页
作者: 吴启昌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75
"南海ⅰ号"沉船在出水前已沉没海底800余年,以瓷器为主的文物由于受到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沉积物等侵蚀,出现了吸盐、土蚀、缺损等病害。为对出水瓷器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本研究选取其中两件不同窑口的瓷器,从文物保存状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ⅰ号”出水部分铜器的科学分析
收藏 引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0年 第10期 105-116页
作者: 王荣 田兴玲 李秀辉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100083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100029
对"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出水部分铜器样品(包括北宋铜钱等)采用XRD、SEM-EDS、金相显微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并结合文献考证,从冶金学和化学的角度对南海ⅰ号出水铜器样品的材质、制作工艺、腐蚀产物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