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4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 6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6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7 篇 文学
    • 10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40 篇 法学
    • 25 篇 社会学
    • 1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政治学
    • 4 篇 民族学
  • 36 篇 教育学
    • 36 篇 教育学
  • 33 篇 哲学
    • 33 篇 哲学
  • 14 篇 艺术学
    • 9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美术学
  • 10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62 篇 卢卡契
  • 55 篇 现实主义
  • 29 篇 布莱希特
  • 23 篇 马克思主义
  • 21 篇 作家
  • 19 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
  • 15 篇 总体性
  • 15 篇 现代主义
  • 14 篇 黑格尔
  • 12 篇 文学
  • 12 篇 表现主义
  • 12 篇 现实主义理论
  • 12 篇 人道主义
  • 11 篇 世界观
  • 11 篇 现实主义文学
  • 11 篇 托尔斯泰
  • 11 篇 胡风
  • 11 篇 马克思主义美学
  • 10 篇 卡夫卡
  • 9 篇 马尔库塞

机构

  • 9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西北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
  • 3 篇 辽宁大学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江西师大中文系
  • 2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文艺学习>编辑部
  • 2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 篇 皖西博物馆
  • 1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作者

  • 11 篇 黄力之
  • 6 篇 刘秀兰
  • 5 篇 范大灿
  • 4 篇 张伟
  • 4 篇 陶水平
  • 3 篇 程代熙
  • 3 篇 汪政
  • 3 篇 陈引驰
  • 3 篇 晓华
  • 3 篇 罗坚
  • 3 篇 刘文斌
  • 3 篇 黄裳裳
  • 3 篇 朱辉军
  • 3 篇 刘洋
  • 3 篇 周煦良
  • 3 篇 张黎
  • 2 篇 黄世瑜
  • 2 篇 吴康
  • 2 篇 叶廷芳
  • 2 篇 徐恒醇

语言

  • 26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卢卡契"
2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卢卡契和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在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和《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0年 第4期 127-135页
作者: 程代熙
根据我手头现有的资料,卢卡契的著作介绍到中国文坛上来,最早当在三十年代中期,即抗日战争前。当时上海出版的《译文》杂志,曾译载过他的一篇关于列·托尔斯泰的研究文章(节译),即《托尔斯泰和现实主义的发展》。这之后,胡风译过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历史与叙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评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9年 第6期 105-112页
作者: 吴康
卢卡契是现代西方思想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一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思想转折.早年的卢卡契是位新康德主义者,受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和韦伯的影响.不久,他从康德走向黑格尔,撰写了他最有名的文学论著《小说理论》.匈牙利革命战争期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前提与方法论基础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1990年 第3期 16-21页
作者: 章国锋
卢卡契在他早期的重要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中,不仅提出了他的历史哲学的核心思想——关于人的异化(物化)的理论,而且奠定了这种哲学的方法论基础——辩证的总体性范畴。虽然在此后的40多年里。
来源: 评论
卢卡契对象化理论的美学人道主义阐释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1994年 第1期 129-140页
作者: 黄力之
笔者在卢卡契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列象化”是卢卡契美学思想中的一个特殊范畴。而且愈到晚年,他关于列象化的理沦思路愈清晰,其理论份量愈厚重,实际上成为他的独特的美学人道主义体系的中心范畴。对此,国内的卢卡契研究者们显然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论第1信号系统与审美心理机制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00年 第2期 92-97页
作者: 刘秀兰 西北大学文学艺术传播学院
卢卡契关于第1信号系统与审美心理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他对巴甫洛夫困惑的突围,对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生理转化的认识,对不同审美创造个体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第1信号系统激发性综合在审美创造中的特殊意义和功能的阐明上。
来源: 评论
卢卡契对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批判
收藏 引用
求索 1990年 第5期 75-81页
作者: 黄力之
1886年,法国诗人让·莫雷阿斯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他当时并未意识到,西方文学的历史大转折从此就开始了,席卷文坛的、以非理性主义为其根本特征的现代主义之风从19世纪刮到了20世纪。以至于加缪多少带点自豪的意味宣称,也许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和东西方比较文学
收藏 引用
读书 1994年 第8期 115-122页
作者: 殷小苓
近两年来,在美国从事中国文学或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人,忽然纷纷加入生活在西方的印度和阿拉伯学者的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严厉批判。这当然是因为仍在美国学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继东方主义后新近又包括了多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对审美反映论的一个贡献──论卢卡契“外化及其向主观回复”美学范畴的思想价值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2期38卷 45-52页
作者: 张伟
“外化及其向主观回复”范畴是卢卡契庞大审美反映论美学体系上的主要支点,卢卡契在这一范畴中揭示出艺术的本质是通过塑造一个“世界”来表现人类的自我意识,这个塑造的世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拟人化的反映。艺术的发展是人类自我意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文艺思想的属性判断问题
收藏 引用
求索 1993年 第2期 73-78页
作者: 黄力之
卢卡契是本世纪思想最为复杂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人们既称他为西方四大批评家(其他为克罗齐、瓦勒里、英伽登)之一,又称他为“美学方面的马克思”。在卢卡契研究乃至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其文艺美学思想的评价问题常常困扰着人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卢卡契与20世纪现实主义论争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13年 第2期 115-119页
作者: 汪正龙 南京大学文学院
卢卡契把他所重新解释的黑格尔化的辩证法融入对现实主义的论述中,在20世纪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涉及对整体性、现实、再现、模仿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和评价。在语言学转向和再现论衰微这个大的背景下,这场争论获得了新的含义,也启迪人们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