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0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报纸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文学
    • 8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美术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01 篇 历史文化散文
  • 22 篇 王充闾
  • 13 篇 余秋雨
  • 13 篇 散文创作
  • 12 篇 作家
  • 7 篇 散文写作
  • 5 篇 散文集
  • 4 篇 文学作品
  • 4 篇 张学良
  • 4 篇 诗意
  • 3 篇 阅读
  • 3 篇 解读
  • 3 篇 鲁迅文学奖
  • 3 篇 哲思
  • 3 篇 诗人
  • 3 篇 历史散文
  • 3 篇 历史人物
  • 3 篇 九十年代
  • 3 篇 《文化苦旅》
  • 3 篇 生命体验

机构

  • 5 篇 辽宁大学
  • 4 篇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 3 篇 延边大学
  • 3 篇 福建工程学院
  • 3 篇 渤海大学
  • 2 篇 辽宁省作家协会
  • 2 篇 江汉大学
  • 2 篇 中南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邯郸学院
  • 1 篇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 1 篇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 1 篇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 1 篇 南方都市报社
  • 1 篇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 1 篇 河北文学院
  • 1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1 篇 广西文艺理论家协...
  • 1 篇 广西桂学研究会
  • 1 篇 黄石教育学院

作者

  • 9 篇 王充闾
  • 6 篇 古耜
  • 4 篇 严冰
  • 3 篇 吴玉杰
  • 2 篇 王兆胜
  • 2 篇 王向峰
  • 2 篇 索晓海
  • 2 篇 yan bing
  • 2 篇 杨荣昌
  • 2 篇 聂茂
  • 2 篇 林喦
  • 1 篇 yang bin
  • 1 篇 丛琳
  • 1 篇 郑朴
  • 1 篇 方妤
  • 1 篇 徐冬
  • 1 篇 zhou li
  • 1 篇 惠军明
  • 1 篇 黄伟林
  • 1 篇 贾海红

语言

  • 10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历史文化散文"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历史文化散文的现实关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讲演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09年 第5期 96-106页
作者: 王充闾
今天讲演的题目是《历史文化散文的现实关怀》,是想说说我在历史文化散文创作中,如何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语境,做到笔涉往昔,意在当今。现实关怀的含义很广泛,我在这里指涉的是关于现代性的判断与选择,体现在对于现实人生与人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散文激活历史——关于历史文化散文的创作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01年 第6期 74-81页
作者: 王充闾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
在我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中,文史融合的现象是最为鲜明的。上乘史学著作都是最佳的文学作品;同样,凡是传世的诗文必都具有深湛的史学意识和历史感。从发生学角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都有文史合一不分家的传统。可以说,作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观与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10年 第2期 119-124页
作者: 刘俐俐 南开大学文学院
近年来,标示为历史文化散文的作品频频走到读者面前,其中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尤其引人注目。他的《张学良人格图谱》二00九年七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此书附有王充闾二00九年三月十九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题为《历史文化散文的现实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湘文化的精神动力与民族壮美之追寻——冯伟林历史文化散文的审美解读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09年 第6期 94-97页
作者: 聂茂 中南大学文学院
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的主体精神大致存在两种审美走向:一种是以象征性的隐喻出现的高语境文化形态,这种隐喻在现实的系统和空间中难以找到“合目的性”的对应物,它的对应物是创作主体的“精神他者”,其主体意识只能在纯粹的由影像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评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10年 第6期 203-206页
作者: 颜翔林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新时期的历史文化散文场景,不能不关涉到王充闾及其文本。作家以一系列富有审美个性的散文作品,以美学的方式和历史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重新阐释历史和追问历史,
来源: 评论
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批评锋面的反思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期 80-83页
作者: 严冰 福建工程学院现代传播系 福州350001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文化散文,引起了文学界的极大震动,围绕着他的散文作品,许多文学批评都带着各自的审美意趣和学理依据给予全方位的研究、探讨,并作出相应的、毁誉不一的评价。当历史把“余秋雨现象”拉开了一定的时间距离后,本文试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觉书写的历史文化散文——从《嵩山》看电视专题片对地域文化的梳理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 2005年 第3期 62-63页
作者: 丁沂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如果将逝去的历史文化比做天上的风与云,它们在现实中留下的痕迹就是从天空中滴落的雨水。而将雨水收集过滤,凝结所得到的晶莹剔透的冰块,就是如《嵩山》这样的电视专题片。
来源: 评论
“为文而造情”——试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滥情”倾向
收藏 引用
理论导刊 2010年 第6期 105-108页
作者: 孙晓东 翟其敏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江苏盐城224002 广州星都乐器公司 广州510370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文化界有着独特的地位,某种程度上引领着散文的潮流,但余秋雨部分历史文化散文中饱含的"滥情"却使其文化智性大打折扣。这种散文对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是不利的。
来源: 评论
李舫的历史文化散文写作
收藏 引用
作家 2023年 第9期 96-98页
作者: 袁恒雷 不详
2022年11月20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李舫凭借历史文化散文集《大春秋》荣获这一我国文学界的至高荣誉。颁奖词这样写道:“李舫的《大春秋》,穿越古今,气势雄强,以寻根和守望确证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全书以23首经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文化散文对现代散文语言的承继与发展
论历史文化散文对现代散文语言的承继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作者: 单微 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1990年代,历史文化散文促使散文复兴,在文学界以及全社会掀起了追寻、反思历史文化的热潮。在对历史文化散文的定义及其文体创新性进行界定和肯定后,论文认为,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在语言上秉承了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优势,并以独特的历史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