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36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报纸
  • 3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8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0 篇 法学
    • 38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44 篇 政治学
    • 17 篇 社会学
    • 4 篇 民族学
    • 3 篇 法学
  • 119 篇 经济学
    • 98 篇 应用经济学
    • 28 篇 理论经济学
  • 97 篇 历史学
    • 89 篇 中国史
    • 11 篇 世界史
    • 4 篇 考古学
  • 86 篇 文学
    • 43 篇 新闻传播学
    • 4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1 篇 管理学
    • 3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3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8 篇 教育学
    • 66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30 篇 艺术学
    • 2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 篇 美术学
  • 17 篇 哲学
    • 17 篇 哲学
  • 15 篇 军事学
    • 9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军制学
    • 2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 12 篇 工学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医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851 篇 历史转折
  • 108 篇 改革开放
  • 87 篇 邓小平
  • 76 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
  • 64 篇 遵义会议
  • 59 篇 毛泽东
  • 49 篇 中国共产党
  • 33 篇 计划经济体制
  • 32 篇 全方位开放
  • 32 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 31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9 篇 中国
  • 27 篇 解放思想
  • 25 篇 中国革命
  • 24 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 22 篇 马克思主义
  • 21 篇 拨乱反正
  • 19 篇 中央工作会议
  • 19 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 19 篇 中共中央

机构

  • 10 篇 复旦大学
  • 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8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7 篇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 7 篇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
  • 4 篇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
  • 3 篇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
  • 3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3 篇 国防大学
  • 3 篇 中央党校
  • 3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作者

  • 9 篇 张雄
  • 8 篇 程中原
  • 6 篇 沈宝祥
  • 6 篇 石永言
  • 6 篇 迟福林
  • 5 篇 李君如
  • 4 篇 石仲泉
  • 4 篇 杨胜群
  • 4 篇 吴敬琏
  • 3 篇 陈晋
  • 3 篇 金大陆
  • 3 篇 张树军
  • 3 篇 孟红
  • 3 篇 李浩
  • 3 篇 韩毓海
  • 3 篇 薛庆超
  • 3 篇 谭献民
  • 3 篇 周锟
  • 3 篇 于光远
  • 3 篇 杨林

语言

  • 8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历史转折"
8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长征中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收藏 引用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27卷 1-12页
作者: 薛庆超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北京100017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当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可以从遵义会议中汲取丰厚的历史智慧、政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收藏 引用
人民周刊 2025年 第2期 59-63页
作者: 薛庆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
中国革命创业维艰。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先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相继创建红四军、红一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收藏 引用
党史纵横 2025年 第1期 10-12页
作者: 李蓉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中的人文知识重构——以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生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开放时代 2021年 第4期 104-121,7-8页
作者: 董丽敏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史转折给当代中国既有人文知识体系带来了挑战,也为女性文学研究这类新领域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从文学创作、理论译介和生命经验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女性文学研究的发生及其对新时期人文知识体系重构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之年的纪念堂、建筑外交与技术体系探索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 2024年 第9期 162-163页
作者: 李凌洲 董斯静 彭怒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976、1977年前后的中国面临变局和冲突.主导性的政治生态、萌芽中的文化变革,以及对新技术的渴望,都深刻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实践与理论研究.1伟人回响:革命历史建筑与纪念性空间塑造1976年的伟人辞世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纪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与阿富汗塔利班的选择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 2021年 第10期 37-42页
作者: 王凤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
20年前,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政权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一举推翻。20年后,在驻阿美军仓皇撤离的背景下,阿塔击败阿富汗政府军,重新夺回全国政权。与20年前相比,再度夺权的阿塔向国内外传递出迥然不同的政策信号,极力展现温和、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关头的诗情表达——写于遵义会议之后的三首诗歌
收藏 引用
党的文献 2011年 第5期 126-127页
作者: 张小灵 遵义会议纪念馆 副研究馆员贵州遵义563000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具有历史转折的伟大意义。遵义会议之后,三名长征的亲历者郭化若、欧阳文、伍修权不约而同地分别写下一首关于遵义会议的诗歌,从不同角度抒发和表达了对会议前错误路线的反思和谴责、对会议的热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关头的责任担当和战略思维——谈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共党史研究 2015年 第6期 16-18页
作者: 杨胜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北京100017
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前夕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完全独立自主召开的一次代表大会。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中的新机遇──多元文化环境和澳门青年的社会参与
收藏 引用
当代青年研究 1994年 第Z1期 29-32页
作者: 吴志良 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
历史转折中的新机遇──多元文化环境和澳门青年的社会参与吴志良澳门:开放的城市,交流的桥梁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以来,一直是个文化和经贸交往的开放城市。即使在中国极度封闭的年代,澳门仍然是封闭系统中的缺口,西方可以透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转折期的艺术见证──重读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1995年 第2期 24-30页
作者: 於可训
历史转折期的艺术见证──重读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於可训写下这个题目,以此来概括重读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所得的印象和感受,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集中表达的是处于结束“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