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1 篇 期刊文献
  • 7 册 图书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0 篇 电子文献
  • 2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4 篇 历史学
    • 73 篇 中国史
    • 3 篇 世界史
  • 52 篇 法学
    • 42 篇 社会学
    • 5 篇 政治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民族学
  • 26 篇 教育学
    • 26 篇 教育学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201 篇 反洋教斗争
  • 52 篇 义和团运动
  • 34 篇 帝国主义
  • 29 篇 传教士
  • 23 篇 清政府
  • 22 篇 教案
  • 21 篇 思想体系
  • 18 篇 基督教
  • 18 篇 中国人民
  • 16 篇 学术讨论会
  • 16 篇 中国近代史
  • 15 篇 近代中国
  • 15 篇 外国传教士
  • 13 篇 天主教
  • 13 篇 扶清灭洋
  • 13 篇 教堂
  • 12 篇 大足教案
  • 12 篇 近代教案
  • 11 篇 余栋臣起义
  • 11 篇 教民

机构

  • 4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聊城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1 篇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 1 篇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
  • 1 篇 河北保定师专历史...
  • 1 篇 陕西省社科学院
  • 1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1 篇 焦作师范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菏泽师专马列部
  • 1 篇 法国国立科学研究...
  • 1 篇 宁夏社会科学院
  • 1 篇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

  • 5 篇 李时岳
  • 4 篇 廖一中
  • 4 篇 赵树好
  • 4 篇 戚其章
  • 4 篇 刘泱泱
  • 3 篇 唐毅
  • 3 篇 徐梁伯
  • 3 篇 王继平
  • 2 篇 孙占元
  • 2 篇 熊宗仁
  • 2 篇 杜耀云
  • 2 篇 牟安世
  • 2 篇 陈振江
  • 2 篇 文凡
  • 2 篇 吴金钟
  • 2 篇 赵润生
  • 2 篇 王守中
  • 2 篇 周孟雷
  • 2 篇 郭墨兰
  • 2 篇 赵树贵

语言

  • 20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反洋教斗争"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关系略论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1996年 第3期 109-112页
作者: 孙长来 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学院 历史学硕士讲师200070
反洋教斗争(亦称案)与义和团运动是什么关系?不少论者认为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并以1898年10月赵三多率众攻打红桃园堂作为划分两者区别的标志。理由是:一,赵三多领导的反洋教斗争第一次打出了“扶清灭”的旗号;二,这次斗争是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洋教斗争中的农民爱国主义探微——兼论案中农民的非爱国主义行为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1993年 第2期 71-76页
作者: 徐梁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一般认为反洋教斗争映了农民阶级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但认真分析,相当一部分案中农民并非如此。他们只是从狭隘的现实经济利益、传统习惯出发,希望将士赶出本乡本土便万事大吉。近代农民的爱国主义有一个觉醒过程。排外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洋教斗争:文化冲突乎?排斥进步文化乎?
收藏 引用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0年 第4期16卷 56-60页
作者: 季云飞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教授江苏南京210003
所谓“‘义和团活动起因是中西文化冲突’,是‘排斥进步的西方文化’”的观点,既无史实依据又无理论根据。基督等西方宗并不是当时西方国家的进步文化;少数传士以“传”为幌子,推行的是本国政府的对华文化侵略政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人民反洋教斗争
收藏 引用
1986年
作者: 庾裕良
来源: 评论
中国近代反洋教斗争思想剖析
收藏 引用
求索 1989年 第2期 107-110页
作者: 赵书刚 周溯源
从鸦片战争开始,对世界文明曾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华民族,逐渐沦至受人奴役宰割的地步。西方列强恣意蹂躏她,盘剥她。与鸦片、大炮结伴而行,成为一支特种部队,扮演了侵略中国的角色。 入侵的危害逐渐被中华民族认识后,便出现了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晚清政府对反洋教斗争的防范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0年 第3期 126-129页
作者: 侯芬娥 聊城大学
晚清反洋教斗争系指中国政府、官、绅、民对基督(指天主、东正和新三大派)会的斗争,包括立案的案以及未曾立案的起义斗争。晚清时期,由于列强侵略、会势力横行、基督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社会问题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义和团运动后会党的反洋教斗争
收藏 引用
历史学(下半月) 1989年 第6期 16-19页
作者: 邵雍 上海师大历史系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失败,但是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并未就此结束。由于产生这些斗争的社会条件依然存在,各地反洋教斗争,特别是会党的反洋教斗争,仍在继续蔓延发展,成为当时农民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近代反洋教斗争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1期22卷 8-14页
作者: 林华国
一、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是侵略与侵略的矛盾而不是中西文化冲突。二、反洋教斗争曾采用“扶清灭”的口号,但对于广大爱国群众来说,斗争的目的并非扶清而是“灭”。当清政府压制侵略斗争时,爱国民众不仅不扶清,而且在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近代中国甲午战前的案与反洋教斗争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1期 1-13页
作者: 路遥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案、反洋教斗争到本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其间经历了四十年,无论从其斗争目的或动力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近代案、反洋教斗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它的斗争锋芒主要指向外国会势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论清朝末期陕西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2期20卷 23-25页
作者: 张应超
清朝末期,陕西爆发了一系列对帝国主义会势力的斗争(亦称“案”)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近20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897年7月发生的南郑县八角山案;1900年7月的宁强县燕子砭案;1900年8月的陕北三边(靖边、定边、安边)案;1902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