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工学
    • 5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 篇 变传动比曲线
  • 2 篇 主动前轮转向
  • 1 篇 操纵稳定性
  • 1 篇 最小二乘法
  • 1 篇 转向器
  • 1 篇 变传动比齿廓
  • 1 篇 主动转向
  • 1 篇 变速比
  • 1 篇 扩展卡尔曼滤波
  • 1 篇 非渐开线
  • 1 篇 附着系数
  • 1 篇 集成控制
  • 1 篇 主动转向系统
  • 1 篇 电动助力转向
  • 1 篇 车辆工程
  • 1 篇 横摆角速度增益
  • 1 篇 仿真

机构

  • 3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重庆交通大学
  • 1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 篇 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 篇 范璐
  • 2 篇 周兵
  • 1 篇 刘文文
  • 1 篇 吕绪宁
  • 1 篇 曹达
  • 1 篇 赵树恩
  • 1 篇 张沙沙
  • 1 篇 骆晨

语言

  • 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变传动比曲线"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主动前轮转向变传动比曲线分析与设计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2期41卷 73-78页
作者: 周兵 范璐 骆晨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2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传统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理想变传动比曲线非光滑,会导致电机转矩波动等问题.本文基于车辆模型,通过对分析5种拟合变传动比曲线的性质,设计光滑的拟合变传动比曲线.分析表明,改进型S函数变传动比曲线与理想变传动比曲线非常接近,并且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改进型变传动比曲线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 2014年 第20期25卷 2813-2818页
作者: 周兵 范璐 吕绪宁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082
为提高低附着系数路面下的车辆操纵稳定性,基于拟合变传动比曲线,采用模糊推理方法,设计了自适应改进型变传动比曲线,把可传动比功能拓展至稳定性控制层面。在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改进型变传动比曲线的有效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重合度双商用车转向齿扇齿条副设计方法研究
大重合度双变比商用车转向齿扇齿条副设计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曹达 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传动比转向器逐渐成为商用车转向系统的标配核心部件,其通过传动比齿扇齿条副实现转向过程中传动比的实时化,达成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双-传动比齿扇齿条副由渐开线直齿铲形轮两次运动铲形得到,其不仅可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轮胎力估计的汽车EPS和AFS集成控制研究
基于轮胎力估计的汽车EPS和AFS集成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范璐 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转向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路感和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电动助力转向(EPS)克服了传统液压系统的不足,能提供良好的转向路感,已经在中小型轿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主动前轮转向(AFS)能有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传动比特性研究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作者: 赵树恩 张沙沙 刘文文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分析主动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传动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整车二自由度模型确定主动转向系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选择合适的系统横摆角速度增益值设计理想变传动比曲线及转向角叠加曲面,建立装备AFS的整车联合仿真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