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1 篇 专利
  • 139 篇 期刊文献
  • 80 篇 学位论文
  • 22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4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9 篇 工学
    • 203 篇 土木工程
    • 197 篇 建筑学
    • 6 篇 林业工程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3 篇 历史学
    • 1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 8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7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林学

主题

  • 245 篇 古建筑木结构
  • 44 篇 抗震性能
  • 22 篇 榫卯节点
  • 17 篇 数值模拟
  • 16 篇 拟静力试验
  • 15 篇 残损
  • 12 篇 有限元分析
  • 11 篇 无损检测
  • 10 篇 有限元模拟
  • 9 篇 加固
  • 9 篇 滞回性能
  • 8 篇 燕尾榫节点
  • 8 篇 动力特性
  • 7 篇 透榫节点
  • 7 篇 斗栱
  • 6 篇 加固技术
  • 6 篇 燕尾榫
  • 6 篇 直榫节点
  • 6 篇 碳纤维布
  • 6 篇 受力机理

机构

  • 101 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30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27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21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16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5 篇 聊城大学
  • 12 篇 重庆大学
  • 10 篇 东南大学
  • 10 篇 福州大学
  • 10 篇 西南科技大学
  • 10 篇 故宫博物院
  • 9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8 篇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
  • 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
  • 6 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 6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
  • 5 篇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
  • 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33 篇 谢启芳
  • 33 篇 薛建阳
  • 23 篇 张锡成
  • 20 篇 xue jianyang
  • 16 篇 吴晨伟
  • 14 篇 张利朋
  • 14 篇 张保壮
  • 13 篇 张风亮
  • 12 篇 潘毅
  • 11 篇 周乾
  • 11 篇 杨娜
  • 10 篇 戴俭
  • 10 篇 钱威
  • 10 篇 杨庆山
  • 9 篇 吴铭昊
  • 9 篇 王娟
  • 9 篇 宋德军
  • 9 篇 褚云朋
  • 9 篇 郑培君
  • 9 篇 姜绍飞

语言

  • 4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古建筑木结构"
4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考虑既有损伤的古建筑木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及损伤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 2025年
作者: 邓扬 申励辛 吴婧姝 李爱群 李雨航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教育部古建筑安全与节能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古建筑木结构因构造复杂且在服役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损伤,使得有限元模型难以准确地表征其实际力学状态,同时也无法精确预测古建筑的损伤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古木建筑的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力学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 2021年 第8期42卷 151-159页
作者: 潘毅 张启 王晓玥 郭瑞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31
古建筑木结构中,燕尾榫节点广泛用于水平构件与柱头相交的部位。为了研究古建筑木结构中燕尾榫节点的弯矩-转角(M-θ)力学模型,在分析燕尾榫节点构造特点和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值模型,采用已有的燕尾榫节点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 2015年 第8期48卷 19-28页
作者: 谢启芳 向伟 杜彬 郑培君 吴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710055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310030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形制,具有建筑装饰、传递荷载和耗能减震等综合作用。为研究叉柱造式斗栱节点的抗震性能,以独乐寺观音阁平座层叉柱造式斗栱为研究对象,参照宋《营造法式》三等材的营造方法,制作5个叉柱造式斗栱节点。通过低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弯矩-转角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 2016年 第8期33卷 39-44页
作者: 谢启芳 杜彬 钱春宇 郑培君 李双 张风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55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43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82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由于其独特的构造特征而具有与其他节点不同的性能,已有的分析模型不能完全适用于燕尾榫节点。在分析燕尾榫节点受力机理的基础上,根据节点的力学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对燕尾榫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地震损伤分析及抗侧刚度识别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1期46卷 55-64页
作者: 薛建阳 白福玉 张锡成 周超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55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结构层间抗侧能力损伤和识别,根据缩尺比为1∶3.52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不同地震损伤下模型层间等效抗侧刚度、侧移响应及侧移对刚度损伤的敏感性.在考虑柱脚滑移的结构简化力学模型基础上,推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直榫节点力学模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 2015年 第2期32卷 82-89页
作者: 潘毅 王超 唐丽娜 李玲娇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3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3
以中国西南地区穿斗式古建筑木结构中常见的直榫节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考虑节点拔榫量影响的M-θ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实现算法,并给出了简化计算公式,最后采用试验数据对该力学模型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拼合梁结构机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第2期43卷 425-430页
作者: 淳庆 谭志成 陈春超 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210096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梁架构件有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做法,而檩条构件有檩条-随檩枋的拼合做法.基于传统木构拼合连接作法,对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三架梁模型及拼合五架梁模型、檩条-随檩枋的拼合檩条模型进行了力学分析,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柱脚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 2017年 第8期38卷 141-149页
作者: 贺俊筱 王娟 杨庆山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结构风工程与城市凤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4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400044
古建筑木结构中,将木柱直接平摆浮搁于础石之上,形成连接上部结构与台基之间的柱脚节点,其只承受压力而不承受拉力。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木柱会沿柱脚边缘转动。为研究柱脚节点在地震、风荷载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参考宋代《营造法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力学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 2020年 第4期53卷 61-70,82页
作者: 潘毅 安仁兵 王晓玥 郭瑞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31
为研究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的M-θ力学模型,在分析透榫节点构造特征与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值模型,用透榫节点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节点缝隙、木材横纹弹性模量和大榫头长度对透榫节点受弯承载力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抗震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 2015年 第3期36卷 112-120页
作者: 谢启芳 杜彬 向伟 郑培君 崔雅珍 张风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55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82
为研究燕尾榫节点的抗震性能,考虑竖向荷载、普柏枋、雀替及尺寸效应的影响,对7个按宋《营造法式》制作的燕尾榫节点模型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转动弯矩、转动刚度和耗能等抗震性能及其随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