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56 篇 期刊文献
  • 82 篇 会议
  • 42 篇 专利
  • 27 篇 学位论文
  • 24 篇 报纸
  • 5 篇 成果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2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0 篇 历史学
    • 623 篇 考古学
    • 50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244 篇 工学
    • 14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7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光学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64 篇 艺术学
    • 140 篇 美术学
    • 130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5 篇 艺术学理论
  • 120 篇 理学
    • 77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2 篇 化学
    • 7 篇 物理学
  • 98 篇 教育学
    • 61 篇 体育学
    • 38 篇 教育学
  • 55 篇 经济学
    • 51 篇 应用经济学
  • 50 篇 管理学
    • 25 篇 工商管理
    • 2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0 篇 文学
    • 27 篇 新闻传播学
    • 1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0 篇 法学
    • 8 篇 民族学
    • 4 篇 政治学
    • 4 篇 社会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4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195 篇 古陶瓷
  • 167 篇 古代陶瓷
  • 74 篇 中国
  • 61 篇 瓷器
  • 57 篇 景德镇
  • 48 篇 博物馆
  • 46 篇 故宫博物院
  • 42 篇 收藏家
  • 42 篇 鉴定
  • 32 篇 青瓷
  • 30 篇 收藏
  • 29 篇 陶瓷器
  • 28 篇 陶瓷文化
  • 28 篇 窑址
  • 25 篇 器物
  • 25 篇 古瓷
  • 24 篇 专家
  • 23 篇 青花瓷器
  • 22 篇 文物修复
  • 22 篇 官窑

机构

  • 30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
  • 23 篇 景德镇陶瓷学院
  • 22 篇 景德镇陶瓷大学
  • 20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16 篇 陕西科技大学
  • 15 篇 上海大学
  • 14 篇 郑州大学
  • 13 篇 故宫博物院
  • 12 篇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
  • 12 篇 复旦大学
  • 1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上海博物馆
  • 10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0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8 篇 西北轻工业学院
  • 7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6 篇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首都博物馆
  • 6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23 篇 冯松林
  • 18 篇 李家治
  • 17 篇 龙霄飞
  • 17 篇 吴隽
  • 16 篇 冯向前
  • 15 篇 程琳
  • 15 篇 罗宏杰
  • 14 篇 熊樱菲
  • 12 篇 徐清
  • 12 篇 范东宇
  • 12 篇 雷勇
  • 12 篇 李其江
  • 11 篇 张茂林
  • 11 篇 吴军明
  • 11 篇 李融武
  • 11 篇 叶佩兰
  • 11 篇 赵维娟
  • 11 篇 吕成龙
  • 11 篇 沙因
  • 10 篇 李国霞

语言

  • 1,2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古陶瓷"
12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古陶瓷
古陶瓷
收藏 引用
2004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
AC-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李家治吴隽邓泽群吴瑞李伟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 中国陶瓷具有连续不断的长达万年的历史,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蛇吞元气蛰千载——古陶瓷中蛇的形象塑造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 2025年 第1期 8-17页
作者: 龙霄飞 首都博物馆
蛇在中国古代陶瓷器物上的表现形态各式各样。将蛇的形象或全部或局部应用在陶瓷器物的某一部位上,使其具有一定装饰或使用功能,反映了蛇作为器物装饰的实用之美;对陶瓷单体蛇和以龟蛇合体的玄武形象的刻画,反映了蛇在日常生活崇拜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陶瓷修复”课程理论体系的动态更新机制创新研究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 第14期 69-72页
作者: 刘晓玉 张立 付火水 钟幸福子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 江西景德镇333403
基于“古陶瓷修复”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深入探讨该课程在创新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效等方面的经验。面对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具体挑战,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课程结构、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及改革评价体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古陶瓷研究的阶段特征——以研究类文献为中心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5年 第3期59卷 110-112页
作者: 王海瑄 南京市博物总馆 江苏南京210016
为探索中国古陶瓷研究发展的阶段规律,寻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对中国陶瓷考古百年来出版的陶瓷考古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最能够代表古陶瓷研究发展的研究类文献为中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按照其在不同时期发展的鲜明特征,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门渡窑古陶瓷化学成分与烧制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年 第3期42卷 726-731页
作者: 崔名芳 朱建华 胡瑞 陈尚前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马鞍山243000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马鞍山243000 芜湖县文物管理所 安徽芜湖241200
芜湖东门渡窑是古代宣州窑场的早期窑口之一,属古越窑系青瓷;该窑口出产的陶瓷产品器型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长期以来,对于东门渡窑瓷器仅仅从其外观推测其工艺特征,对该类瓷器的微观结构特征和配方工艺特点缺乏必要的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种分析方法对古陶瓷修复胶结材料的分析鉴定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年 第10期44卷 2785-2794页
作者: 张瑶瑶 付迎春 魏书亚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100083 材料考古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文物中的天然有机胶结材料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文物修复用的现代胶结材料的分析鉴定在文物保护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古陶瓷修复所用粘结材料的成分对于古陶瓷的后续修复十分必要。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视觉古陶瓷无损分类识别
收藏 引用
硅酸盐学报 2017年 第12期45卷 1833-1842页
作者: 翁政魁 管业鹏 罗宏杰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200444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72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444
为客观、有效地对古陶瓷进行无损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古陶瓷无损分类识别方法。通过遍历古陶瓷器型边缘轮廓,获取古陶瓷器型结构细节特征,并在HSI空间下提取古陶瓷釉色多通道颜色直方图特征。同时,提取反映古陶瓷纹理多样性的L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波段漫反射光谱古陶瓷窑口无损鉴定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年 第1期39卷 166-171页
作者: 李净 管业鹏 李伟东 罗宏杰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200444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7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201899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444
古陶瓷是历史的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理想的古陶瓷分析技术应该是无损的。为客观、有效地对古陶瓷窑口进行无损鉴定,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多波段漫反射光谱无损鉴定方法。针对传统单一波段古陶瓷窑口鉴定对目标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物理化学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 2002年 第6期38卷 613-616页
作者: 李文超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 北京100083
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和原理对宋代几类古陶瓷作了一些研究,对古陶瓷的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探讨进行扼要的综述.
来源: 评论
杭州老虎洞窑古陶瓷成分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05年 第10期33卷 1465-1468页
作者: 李国正 杨杰 姚莉秀 陆文聪 陈念贻 上海200030 上海20044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大学化学系计算化学研究室 上海大学化学系计算化学研究室 上海200072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了与杭州老虎洞古陶瓷有关的两个断源、断代问题。作为化学计量学的一种新型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问题上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与特征选择方法结合,可以有效处理样本少,特征多的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支持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