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85 篇 期刊文献
  • 898 篇 专利
  • 582 篇 学位论文
  • 284 篇 会议
  • 32 篇 报纸
  • 15 篇 成果
  • 4 篇 科技报告
  • 3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3,5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00 篇 工学
    • 1,65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08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67 篇 软件工程
    • 12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1 篇 电气工程
    • 57 篇 机械工程
    • 4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7 篇 公安技术
    • 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水利工程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27 篇 管理学
    • 30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9 篇 经济学
    • 68 篇 应用经济学
  • 43 篇 理学
    • 30 篇 数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42 篇 军事学
    • 37 篇 军队指挥学
  • 27 篇 艺术学
    • 2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3 篇 法学
    • 9 篇 公安学
    • 8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3 篇 文学
  • 3 篇 农学

主题

  • 2,605 篇 可信计算
  • 276 篇 信息安全
  • 191 篇 网络安全
  • 152 篇 可信平台模块
  • 136 篇 远程证明
  • 129 篇 云计算
  • 109 篇 信任链
  • 95 篇 tpm
  • 75 篇 完整性度量
  • 68 篇 身份认证
  • 67 篇 访问控制
  • 49 篇 中国
  • 48 篇 虚拟化
  • 46 篇 可信网络连接
  • 46 篇 可信密码模块
  • 44 篇 区块链
  • 43 篇 安全
  • 42 篇 可信度量
  • 42 篇 嵌入式系统
  • 41 篇 密钥管理

机构

  • 248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95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94 篇 武汉大学
  • 90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72 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
  • 54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51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45 篇 信息工程大学
  • 43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40 篇 北京大学
  • 39 篇 北京可信华泰信息...
  • 3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35 篇 海军计算技术研究...
  • 3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3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32 篇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
  • 30 篇 支付宝信息技术有...
  • 30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8 篇 东南大学
  • 28 篇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98 篇 沈昌祥
  • 48 篇 张焕国
  • 33 篇 孙瑜
  • 29 篇 韩臻
  • 28 篇 阮安邦
  • 28 篇 刘毅
  • 27 篇 赵保华
  • 27 篇 魏明
  • 26 篇 赵波
  • 26 篇 张建标
  • 25 篇 冯登国
  • 24 篇 秦宇
  • 23 篇 王志皓
  • 22 篇 谭良
  • 22 篇 陈旭明
  • 21 篇 刘吉强
  • 20 篇 吴振强
  • 20 篇 张鹏
  • 20 篇 tan liang
  • 20 篇 胡俊

语言

  • 3,499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可信计算"
350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基于服务端存储的可信计算模型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第7期49卷 1012-1014,1018页
作者: 谭智勇 司天歌 刘铎 戴一奇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100084
为了充分利用服务端存储模式计算机的非本地存储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服务端存储的可信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把原有的可信平台模块硬件逻辑化为服务端软件模块,不仅降低了可信计算模型实施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其灵活性和扩展性。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安全控制模块的高可信计算机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0年 第2期32卷 437-440页
作者: 王斌 吴钦章 王春鸿 孙永泉 杜中平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20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北京100854
当前的可信计算机主要关注于TPM安全芯片的集成与应用,在可信根保护、文件加密存储和系统安全防护方面存在不足。在参考可信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内嵌的安全控制模块为物理信任根的高可信计算机解决方案。论述了整体的组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基于可信计算的网格行为信任模型的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年 第5期35卷 587-590页
作者: 刘利钊 魏鹏 王颖 李茂青 厦门大学自动化系 厦门市思明区361005 莫斯科国立大学计算机系 莫斯科107076
针对基于可信计算的网格行为信任模型,运用波动信息能量变换给出了根据实体的交互经验和交互时间计算历史信任值和直接信任值的方法;用Hausdorff距离构造了函数相关程度的算法,进而给出了自我信任值的计算方法。通过采用门限值作为平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信计算技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服务支持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年 第A01期50卷 15-18页
作者: 黄强 沈昌祥 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41
研究安全操作系统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提供对信息保密性及完整性保护的方案.依据TCG(可信计算组织)提出的规范,对其核心部分TPM(可信计算模块)在高安全等级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服务级支持做原理描述.基于规范中提出的密封存储技术。结合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可信计算的移动平台设计方案
收藏 引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8期29卷 1096-1099页
作者: 陈书义 闻英友 赵宏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110004
在深入研究现有可信移动平台设计方案和TCG移动可信模块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移动可信模块的可信移动平台设计方案.平台采用基带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分离的结构,利用移动可信模块构建了以应用处理器为中心的可信区域,为移动平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信计算及其进展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年 第S1期35卷 686-697页
作者: 周明天 谭良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610054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66
详细介绍了“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容错计算(可信系统与网络)、安全探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对可信计算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对可信计算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以及可信计算的体系结构的看法;综述了可信计算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信计算环境数据封装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年 第10期26卷 3891-3893页
作者: 刘昌平 范明钰 王光卫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610054
数据加解密、数据封装和数字信封是可信密码模块的三种数据安全保护方式。在可信计算环境下提出了一种数据封装方法。该方法将数据绑定于可信密码模块和特定的平台状态,使得受保护数据只能由特定用户在指定可信计算环境特定的平台状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信计算平台模块密码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 2008年 第8期28卷 1907-1911,1915页
作者: 罗捷 严飞 余发江 张焕国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430072
可信计算已经成为世界信息安全领域的新潮流。介绍了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的基本体系,分析了它的密码机制,指出了其密码机制上的特色与不足。针对现有可信计算组织(TCG)规范中密钥管理授权机制比较复杂的缺点,结合OIAP与OSAP的思想,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信计算发展综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 2009年 第4期29卷 915-919,931页
作者: 熊光泽 常政威 桑楠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610054
可信计算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对可信计算的发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可信性的起源与内涵,总结了可信计算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安全关键系统,着重介绍了各种高可信保障技术。最后,探讨了可信计算的发展趋势。
来源: 评论
可信计算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年 第5期52卷 513-518页
作者: 张焕国 罗捷 金刚 朱智强 余发江 严飞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分支.文中阐述了可信计算技术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可信计算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可信计算领域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于技术发展、部分关键技术尚未攻克、缺乏配套的可信软件系统等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