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7 篇 管理学
    • 2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公共管理
    • 16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3 篇 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8 篇 理论经济学
  • 9 篇 法学
    • 5 篇 政治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工学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理学
    • 4 篇 数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82 篇 合作收益
  • 10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合作成本
  • 5 篇 和谐社会
  • 3 篇 收益分配
  • 3 篇 供应链
  • 3 篇 科技创新
  • 2 篇 合作生产力
  • 2 篇 社会动员
  • 2 篇 合作伙伴
  • 2 篇 合作博弈
  • 2 篇 排序
  • 2 篇 利益均衡
  • 2 篇 供应链管理
  • 2 篇 合作秩序
  • 2 篇 公共政策
  • 2 篇 社会保障
  • 2 篇 主体
  • 2 篇 分配机制
  • 2 篇 合作机制

机构

  • 24 篇 西北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中南大学
  • 3 篇 湖南城市学院
  • 2 篇 苏州市职业大学
  • 2 篇 福州大学
  • 2 篇 内蒙古大学
  • 1 篇 中共通辽市委党校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广西财经学院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西安文理学院
  • 1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 篇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
  • 1 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
  • 1 篇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
  • 1 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1 篇 新能源电力系统全...
  • 1 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

作者

  • 15 篇 席恒
  • 8 篇 雷晓康
  • 6 篇 xi heng
  • 3 篇 何美丽
  • 3 篇 程庆辉
  • 3 篇 王伟宏
  • 2 篇 张晓宁
  • 2 篇 jin ji
  • 2 篇 周明
  • 2 篇 薛冰
  • 2 篇 gu yan-hong
  • 2 篇 李湘芬
  • 2 篇 lei xiao-kang
  • 2 篇 金霁
  • 2 篇 郭文娟
  • 1 篇 张志文
  • 1 篇 文龙娇
  • 1 篇 张惠嘉
  • 1 篇 卢晓霞
  • 1 篇 ma hongge

语言

  • 8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合作收益"
8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合作收益视角下的东亚社会保障模式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 第7期 97-102页
作者: 席恒 田宋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合作方式实现和维护个体社会保障权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权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侧重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进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共性但又存在显著差异的社会保障模式:(1)以美国为代表、强调公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行政管理 2009年 第11期 116-121页
作者: 雷晓康 席恒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博士后西安710127
获取合作收益是人们选择合作的原因,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以及交往理性理论中对于合作的理解。作为对人类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公共管理,其目的是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来保障其实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合作收益分析框架下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 2012年 第8期 81-85,128页
作者: 周明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这种合作主要呈现为一种低层次和不稳定状态。除了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大化、官员的政绩考核、地方财政的困难以及落后地区的抵制等因素之外,造成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行政管理 2009年 第1期 109-113页
作者: 席恒 雷晓康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院长教授西安710069
公共事务的形成与公共管理的持续,是缘于人类的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因为合作能产生收益合作秩序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能够为合作各方带来额外收益,使他们共享或分享。作为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合作收益、公众参与与社会和谐——基于公共管理演进的视角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4期27卷 55-59页
作者: 薛冰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演进中,曾出现过三种有代表性的见解和模式,这三种模式因其共同的个人主义思想基础,在解决合作收益形成、分配与公民参与中存在诸多局限;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公益政治学实现了研究起点的转换,而9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均衡——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 第6期10卷 39-45页
作者: 席恒 西北大学 西安710069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制度类公共产品,是政府等公共机构制定、实施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政策需求到政策形式的表达,经历了一个从需求知识、专业知识、技术知识到政策知识的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合作收益的达成与再生产
收藏 引用
中国软科学 2009年 第S2期 6-11,15页
作者: 雷晓康 席恒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和谐社会要求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合作体系。只有当社会成员的合作行为变为自觉时,政府的政策导向才会真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在合作收益的制度分析框架下,阐明正是由于人们对合作收益的预期、合作成本的合理分担及合作收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城市治理中的合作收益——以陕西省“铁公机”应急交通保障联动机制为例
收藏 引用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 第6期14卷 32-38页
作者: 席恒 张婷 西北大学 西安710069
大城市是由多元利益主体组成的人类共同体。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各利益主体利益的实现受到严重制约,唯有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合作收益。本文以大城市交通应急管理为例,探讨了城市多元利益主体合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与公共管理的基本任务——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38卷 113-119页
作者: 席恒 雷晓康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69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明确公共管理的基本任务,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指出,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建构机制实现合作收益与社会财富的共享,通过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机制达成合作的社会共识。这两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指标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07年 第3期 112-116页
作者: 席恒 张晓宁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工农业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城乡等值化”理念的指引下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