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6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9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 篇 历史学
    • 41 篇 考古学
    • 25 篇 中国史
  • 20 篇 文学
    • 1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艺术学
    • 11 篇 美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92 篇 周金文
  • 10 篇 甲骨文
  • 8 篇 小篆
  • 7 篇 秦篆
  • 6 篇 楷书
  • 6 篇 八分书
  • 6 篇 隶书
  • 6 篇 书体
  • 6 篇 篆书
  • 5 篇 春秋晚期
  • 4 篇 李家浩
  • 4 篇 植物
  • 4 篇 西周早期
  • 4 篇 殷墟文字
  • 4 篇 西周晚期
  • 3 篇 郭沫若
  • 3 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3 篇 文物出版社
  • 3 篇 象形字
  • 3 篇 古文字研究

机构

  • 3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2 篇 山西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
  • 1 篇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 1 篇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
  • 1 篇 洛阳第二文物考古...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四平师范学院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

作者

  • 9 篇 倪海曙
  • 2 篇 王弘治
  • 2 篇 谢尧亭
  • 2 篇 高嶋谦一
  • 2 篇 陈英杰
  • 2 篇 武振玉
  • 1 篇 常博闻
  • 1 篇 潘玉坤
  • 1 篇 唐际根
  • 1 篇 张世超
  • 1 篇 莫鞠聪
  • 1 篇 蔡运章
  • 1 篇 邹芙都
  • 1 篇 朱万章
  • 1 篇 王世民
  • 1 篇 刘小江
  • 1 篇 杨治钊
  • 1 篇 侯嘉祺
  • 1 篇 白景峰
  • 1 篇 鞠焕文

语言

  • 9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周金文"
9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从相关语言现象看周金文所反映的为政观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14年 第2期 148-154页
作者: 武振玉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因作器者身份的特殊性及铭功纪事的特定内容,两周青铜器中有为数不少的铭文记载了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其中反映有周一代为政观的内容尤为突出。这些内容可概括为对先祖德行的效法踵继、明心秉德的自身修养、敬谨勤勉的辅政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古文字书体演进的字形基础——《中国书法全集·商周金文》卷编后余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1997年 第2期 57-60页
作者: 丛文俊
我在编写《中国书法全集·商周金文》卷时,着重考虑了从象形字到大篆的图案化、符号化转变问题,并以'篆引'为核心,全面论述了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和发展线索,把作品风格的考察纳入到书体演进的轨道中来,从而结束了以往对商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周金文语序研究
西周金文语序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潘玉坤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相比于从历史、考古角度对西周金文所开展的研究,金文的语法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迄今还没有一部以所有己公布的金文材料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更不用说从语序角度进行的专门研究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青铜器铭文艰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周金文中女性稱名原則研究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研究 2019年 第1期 73-85页
作者: 董笛音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古籍研究所
金文中的女性稱名一直是學界比較關注的問題,以前有不少學者做過相關研究。近年來,李峰、吴鎮烽兩位學者相繼發表文章進行討論。李峰認爲西周時期女性的稱名存在原則,由於所處立場不同,對於同一女子的稱名則不同。吴鎮烽提出反駁意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金文中“庚”字形體上的時代標記
收藏 引用
青铜器与金文 2018年 第1期 248-277页
作者: 陳英傑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青銅器分期斷代的方法和手段有多種,比如考古學的、器形學的,以及利用科技手段對銅器進行年代測定和化學成分分析等。由於不少銅器上面有銘文,我們可以藉助銘文所記録的年代和歷史事件以及語言、文字方面的特徵,對銅器的年代進行推定。
来源: 评论
周金文“亡”字用法初论
收藏 引用
古籍研究 2006年 第1期 111-117页
作者: 武振玉 吉林大学文学院
"亡"字甲骨文中已见,关于其词性,各家一致肯定的是用为否定动词。如管燮初谓"叙述征伐、田猎及日常生活的动词大部分是外动词,如正、伐、敦、逐、获、擒、令、乎、又(有)、亡";[1]陈梦家谓"‘亡’义为‘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金文数字卦辑证
收藏 引用
古籍研究 2017年 第2期66卷 204-215页
作者: 李红薇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长期以来,易学研究多用力于传世易学文献的整理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商周出土古文字材料中屡屡出现由数字(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缀构成的特殊符号,逐渐引起学界关注,一些学者注意到旧著录中也有类似符号~①。张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周金文所见宾礼的再检讨
收藏 引用
三代考古 2018年 第1期 257-271页
作者: 曹建墩 张草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传世文献中,涉及邦交关系的宾礼主要记载在《仪礼》《周礼》中,但由于《周礼》成书年代较晚[1],故记载的可靠性如何,是否反映了西周朝聘礼的实际,尚需要结合金文等出土文献资料进行考察。本文拟在学者研究基础上[2],对西周金文中涉及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两周金文形体结构演变规律
收藏 引用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 第1期 119-127页
作者: 姚淦铭
规律是现象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在铜器文字形体结构的演变中 各现象间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 即是它的演变规律 这种演变规律正反映了金文形体结构在演变过程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外在的因素要经过内在的因素起作用 社会发展之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金文韵例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 第Z1期10卷 61-66页
作者: 罗江文
孔广森说:“欲审古音,必先求乎古人用韵之例”,“治音学所以必以审例为先”。韵例不明,求韵无则。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