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9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 篇 哲学
    • 169 篇 哲学
  • 93 篇 法学
    • 7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8 篇 社会学
    • 7 篇 政治学
  • 23 篇 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7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9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6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事训练学

主题

  • 261 篇 哲学形态
  • 50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5 篇 辩证唯物主义
  • 14 篇 中国哲学
  • 14 篇 西方哲学
  • 10 篇 中国传统哲学
  • 10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9 篇 文化哲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
  • 8 篇 哲学
  • 8 篇 思维方式
  • 7 篇 形而上学
  • 7 篇 本体论
  • 7 篇 马克思
  • 7 篇 当代中国哲学
  • 6 篇 时代精神
  • 6 篇 中国
  • 6 篇 现代哲学
  • 6 篇 哲学观
  • 5 篇 应用哲学

机构

  • 11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武汉大学
  • 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 篇 东南大学
  • 6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
  • 6 篇 黑龙江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5 篇 苏州大学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4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4 篇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山西大学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3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3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3 篇 辽宁大学

作者

  • 6 篇 郝立忠
  • 5 篇 杨学功
  • 5 篇 黄琳
  • 5 篇 樊浩
  • 5 篇 聂锦芳
  • 4 篇 huang lin
  • 4 篇 何萍
  • 4 篇 江怡
  • 3 篇 俞宣孟
  • 3 篇 王雨辰
  • 3 篇 蛰泰
  • 3 篇 何显明
  • 3 篇 丁立群
  • 2 篇 李恒瑞
  • 2 篇 欧阳康
  • 2 篇 王明兵
  • 2 篇 贺来
  • 2 篇 晏辉
  • 2 篇 汪信砚
  • 2 篇 何锡蓉

语言

  • 2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哲学形态"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哲学形态学论纲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7年 第11期 17-24页
作者: 郝立忠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形态是一个主要用来描述哲学的结构和形式的基本概念。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理论特征、人学立场、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逻辑工具、研究方法、表述方式和社会功能等各种构成要素,来准确描述哲学的形式、结构和特征。哲学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哲学形态观的一次伟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形态思想巡礼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1993年 第6期 79-83页
作者: 郑文先 吴玉华 陕西师大政教系 凉山州委党校
哲学形态观,实际上是一种元哲学观,它把哲学当作内容与形式具体历史统一的、有血有肉有分有合的动态过程,从全面、总体的角度加以把握和概括,从而实现对哲学的自觉反思和自我观照。众所周知,在哲学史上,每一个哲学家,不管他愿意与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可能回答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 第5期 48-53页
作者: 吴根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当代中国社会处在非常复杂的文化互动与艰难的文化转型的过程之中。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既为当代中国哲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向当代中国哲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实的发展走在了哲学理论的前面。从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哲学形态的功能、层次及其划分——兼论中、西、马哲的共同繁荣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1年 第5期 1-8页
作者: 郝立忠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确立哲学形态的功能、层次及其划分标准,是进行哲学评价和进行哲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但由于国内哲学界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哲学形态最高层次的划分,从而导致在哲学评价上深受西方现当代哲学的思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的跨文化传输
收藏 引用
外语学刊 2008年 第2期 120-126页
作者: 包通法 江南大学 无锡214036
从语言表征形态和民族精神体现的相关性、认识论研究汉典籍跨文化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学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学研究中文化自主意识关怀、民族精神的关注和哲学形态身份标识保留等层面的认识观和方法论等问题的思辨。我国古代典籍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儒学影响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态的生成演变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2期39卷 86-92页
作者: 杨翰卿 李娅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我国悠久的民族融合和历史变迁中,儒学传播与诸夏周边"四夷"民族的原始思维形成交集,儒学影响为少数民族哲学形态的发育生成注入活力和血液,儒学转化则构成了少数民族哲学多元共生的重要思想内容。由接触碰撞到认同吸纳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价值论研究与哲学形态转换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年 第1期21卷 72-77页
作者: 孙美堂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国价值论研究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产生了冲击,催生了新的哲学观。价值论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我国的哲学形态促使哲学转变“观”世界的前提和视角;促使哲学以人生活的意义为出发点和归宿;促使哲学采取“实践思维”方法;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的思考——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0年 第2期 21-28页
作者: 张传开 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系 安徽芜湖241000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理解,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诸如“实践唯物主义”、“人学”、“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生存论”、“生活哲学”,等等。笔者认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6年 第1期 15-21页
作者: 何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什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术界通常从内容上进行定义,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定义只触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的哲学形态理论新探——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9年 第6期 35-43页
作者: 陈宣明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认为,哲学本身就是理论活动与现实活动相统一的一种现实理论形态。由于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形态的理论形式及其现实基础都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哲学形态本身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实践方式的一种折射,故哲学形态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