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91 篇 期刊文献
  • 89 篇 会议
  • 42 册 图书
  • 12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2,436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2 篇 教育学
    • 510 篇 教育学
    • 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445 篇 法学
    • 27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36 篇 社会学
    • 90 篇 政治学
    • 7 篇 法学
    • 4 篇 民族学
  • 436 篇 哲学
    • 429 篇 哲学
  • 126 篇 文学
    • 4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6 篇 新闻传播学
  • 62 篇 管理学
    • 35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工商管理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3 篇 医学
    • 28 篇 中医学
    • 23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2 篇 历史学
    • 32 篇 中国史
    • 14 篇 世界史
  • 31 篇 经济学
    • 21 篇 理论经济学
    • 11 篇 应用经济学
  • 25 篇 工学
    • 4 篇 建筑学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3 篇 理学
    • 3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0 篇 农学
  • 9 篇 艺术学
  • 6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3 篇 军制学

主题

  • 2,436 篇 唯物论
  • 1,477 篇 唯物主义
  • 523 篇 唯心论
  • 495 篇 唯心主义
  • 395 篇 辩证法
  • 285 篇 认识论
  • 283 篇 辩证唯物主义
  • 247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16 篇 思想体系
  • 191 篇 哲学
  • 175 篇 马克思主义
  • 163 篇 社会科学
  • 131 篇 黑格尔
  • 117 篇 列宁
  • 115 篇 世界观
  • 114 篇 费尔巴哈
  • 112 篇 恩格斯
  • 103 篇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 97 篇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
  • 83 篇 形而上学

机构

  • 31 篇 北京大学
  • 2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6 篇 南京大学
  • 14 篇 吉林大学
  • 1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13 篇 武汉大学
  • 11 篇 复旦大学
  • 1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中央党校
  • 10 篇 辽宁大学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9 篇 南开大学
  • 8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8 篇 苏州大学
  • 8 篇 云南大学
  • 7 篇 黑龙江大学
  • 7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7 篇 山西大学

作者

  • 13 篇 龚育之
  • 12 篇 张岱年
  • 10 篇 衷尔钜
  • 7 篇 李存山
  • 7 篇 丛大川
  • 7 篇 葛荣晋
  • 7 篇 任继愈
  • 6 篇 刘歌德
  • 6 篇 薛伟江
  • 6 篇 邬焜
  • 6 篇 冯敏
  • 5 篇 张江明
  • 5 篇 孙显元
  • 5 篇 高清海
  • 5 篇 方炜
  • 5 篇 王步贵
  • 5 篇 卞崇道
  • 5 篇 韩震
  • 5 篇 陈志尚
  • 4 篇 车离

语言

  • 2,434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唯物论"
243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论旧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互补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1992年 第9期 23-28,40页
作者: 周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马列教研室
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唯心论的认识论,又产生过旧唯物论的反映论。从认识论的全体上说,旧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错误的,但又各有片面的真理。但是,在认识论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一个传统的模式,认为任何认识论,不属于唯物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坚持按唯物论和辩证法办事──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
收藏 引用
求索 1997年 第1期 70-75页
作者: 陆魁宏 湖南省社联 长沙410003
来源: 评论
现实的个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汇合点
收藏 引用
求索 1993年 第2期 43-48页
作者: 王南堤
马克思在第一部系统地表述其新世界观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其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我们知道,一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在逻辑上规定了该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东西。那么,这一强调的意义何在呢?人们长期以来并未对此予以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倾向——阿多诺的审美理论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24年 第1期56卷 33-42页
作者: 王晓升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是要把握非同一的东西,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就是这个非同一的东西。但是把握这个非同一的东西就如同康德的认识论要把握“自在之物”一样会陷入幻相之中。艺术的真理内容表现在这种幻相之中。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是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危机——唯心论抑或唯物论
收藏 引用
经济学动态 2004年 第7期 82-86页
作者: 赵磊 西南财经大学
用“唯心”和“唯物”来为经济学的方法论分类,这在当今似乎是有些不合时宜。因为目前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分类,显然早就突破了“唯心”和“唯物”的理论框架。然而,尽管经济学界已经提出了林林总总的分类——诸如实证主义、证伪主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刑事证据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1993年 第3期11卷 53-57页
作者: 陈浩铨 黄道
刑事证据理论必须准确回答刑事证据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问题,这是刑事证据理论最基本的问题。综观中外证据学史,一切剥削阶级的法学家都没有对此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命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辩证法的唯物论
收藏 引用
1932年
作者: 伏尔佛逊 林超真
来源: 评论
战斗的唯物论
收藏 引用
1930年
作者: 朴列寒诺夫 杜畏之
来源: 评论
论主客体的双向选择及其对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超越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1989年 第6期 9-15页
作者: 王振武 沈阳师范学院政教系
近年来,笔者提出了选择论的哲学设想。然而,一些论者仍然囿于传统的哲学范式,试图把选择问题纳入反映论中来解释。他们从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认为所谓选择就是从客观给定的、自在的、多种多样的对象和现象中,在同一时间内主体有选择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07年 第4期 128-142页
作者: 陈晓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5年的春天,阿城风尘仆仆来到上海,怀着急切的心情召集王安忆几位朋友小聚。多年后,王安忆回忆道:“这天晚上,我们聚集到这里,每人带一个菜,组合成一顿杂七杂八的晚宴。因没有餐桌和足够的椅子,便各人分散各处,自找地方安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