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8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 篇 文学
    • 14 篇 新闻传播学
    • 1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5 篇 历史学
    • 16 篇 考古学
    • 13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9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19 篇 艺术学
    • 1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6 篇 美术学
  • 16 篇 法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民族学
    • 4 篇 政治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10 篇 管理学
    • 8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工学
    • 3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6 篇 理学
    • 6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23 篇 器物文化
  • 15 篇 制度文化
  • 8 篇 精神文化
  • 6 篇 观念文化
  • 5 篇 行为文化
  • 5 篇 民族精神
  • 4 篇 中国
  • 4 篇 白木
  • 4 篇 组织文化
  • 4 篇 中华文化
  • 3 篇 酒器
  • 3 篇 符号文化
  • 3 篇 文化交流
  • 3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3 篇 中国知识分子
  • 3 篇 周作人
  • 3 篇 鲁迅
  • 3 篇 民族灵魂
  • 2 篇 文化内涵
  • 2 篇 校园文化

机构

  • 4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4 篇 景德镇陶瓷大学
  • 3 篇 安徽工程大学
  • 3 篇 景德镇陶瓷学院
  • 2 篇 咸阳师范学院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黄冈师范学院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苏州科技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招商银行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
  • 1 篇 中共瑞丽市委
  • 1 篇 景德镇学院
  • 1 篇 北京广播学院

作者

  • 3 篇 韩东屏
  • 3 篇 费利君
  • 3 篇 fei li-jun
  • 2 篇 赵广杰
  • 2 篇 张宝强
  • 2 篇 han dongping
  • 2 篇 zhao guang-jie
  • 2 篇 周琪
  • 2 篇 方向红
  • 2 篇 李洁
  • 2 篇 杨曾宪
  • 1 篇 张子中
  • 1 篇 覃壮航
  • 1 篇 薛铜军
  • 1 篇 任剑涛
  • 1 篇 赵毓龙
  • 1 篇 于清华
  • 1 篇 张子平
  • 1 篇 陈雨前
  • 1 篇 林拯民

语言

  • 1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器物文化"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器物文化精神之于陶瓷产品设计研发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 2009年 第11期45卷 78-79,39页
作者: 王莹 于清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景德镇333403
主要论述器物文化精神与陶瓷产品之间的内在关联,透过器物文化来解读陶瓷和陶瓷产品,同时,应用器物文化精神,指导当代的陶瓷产品设计研发,凸显陶瓷产品的材质美、工艺美、文化美、时代性、地域特色和无差别化特性。
来源: 评论
器物文化研究的前沿视野与多学科观察--2022制器尚象学术论坛综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22年 第8期 30-31页
作者: 练春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西方的中国古代美术研究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向,卷轴书画研究日渐式微,而器物,甚至是更为广义的物质文化研究则日渐兴盛。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中国考古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出土与发掘报告的公布日益规范,这也赋予中国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器物文化视阈下宋代砚诗对外传播价值与策略研究
器物文化视阈下宋代砚诗对外传播价值与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席翠翠 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宋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推动宋诗的对外传播对于弘扬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砚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工具之一,与文人的联系非常密切,与前朝文人相比,宋人围绕砚台这一器物展开的休闲活动明显增加,他们在赏砚、咏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器物文化英汉交传中的记忆问题 ——以“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中国器物”模拟口译实践为例
器物文化英汉交传中的记忆问题 ——以...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亚莉 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器物承载着文化。中国器物文化,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国外人眼中的中国器物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对国外文化的深刻影响,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好的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创新与引领:宋代诗人对器物文化的贡献——以砚屏的产生及风行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 39-45页
作者: 吕肖奂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砚屏并非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砚屏辨》所云"自东坡、山谷始作",而是欧阳修至迟在庆历八年就请人用虢州紫石(又称月石)制作而成,并有了砚屏之名。在砚屏的产生与广泛流传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诗人对器物文化的创造性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揭示器物文化的杰作──读《中国家具史图说》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 2002年 第3期25卷 51-52页
作者: 粱前刚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
说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居行;而要居得安逸,则必须有家具;家具,家具,有"家"才有"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居家生活也在不断变化,家具的变化当然是必然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家具的发展折射着社会的发展历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赋器物文化因素初探
收藏 引用
求索 2006年 第4期 57-59,120页
作者: 昝风华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赋中的器物描写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反映出汉代器物制造的三大特点:重视原材料所处环境对其质性的影响,注意使“天工”与“人工”合而为一,惯于运用象征手段进行造型设计。这些特点产生于共同的精神土壤,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来源: 评论
白木器物文化历程中里程碑式经典之作
收藏 引用
林产工业 2022年 第1期59卷 53-57,64页
作者: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为确立白木器物文化在木材种群文化范畴中的地位,进一步在繁荣白木文化、促进白木产业健康发展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首先从解剖特征、物理特性和视觉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木之自然属性,讨论了白木与非白木文化特征及其表征,进而比较了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宋代茶磨与器物文化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 2013年 第2期 131-134页
作者: 解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宋代是器物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发达的制造业及繁荣的市井经济,宋人创制出一批精美的生产、生活器物,如文房中的笔山、砚屏、澄心堂纸,又如茶事中的金银制茶具;宋代是一个"雅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宋代文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意蕴深厚的中国器物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2015年 第8期 43-54,96页
作者: 种方
在中国古代,陶瓷既可以当做生活用品,又可以作为精美的摆设。青铜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古代,青铜器除了作为酒器、兵器使用之外,还是重要的礼器,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