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法学
    • 4 篇 政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水利工程

主题

  • 6 篇 国际制度性话语权
  • 2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篇 海洋命运共同体
  • 1 篇 “逆差”
  • 1 篇 中国
  • 1 篇 “他塑”
  • 1 篇 “一带一路”倡议
  • 1 篇 全球海事治理
  • 1 篇 全面审议
  • 1 篇 区域海洋命运共同...
  • 1 篇 西方
  • 1 篇 关系理性
  • 1 篇 国际海洋法律制度
  • 1 篇 个体理性
  • 1 篇 功能型共同体
  • 1 篇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 1 篇 世界治理指数
  • 1 篇 和而不同思想
  • 1 篇 国际传播能力

机构

  • 2 篇 大连海事大学
  • 1 篇 南京新时代中国特...
  • 1 篇 南京市委党校哲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工程学院
  • 1 篇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
  • 1 篇 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1 篇 马明飞
  • 1 篇 文吉昌
  • 1 篇 韩雪晴
  • 1 篇 sun chao
  • 1 篇 张铎
  • 1 篇 游腾飞
  • 1 篇 张仁平
  • 1 篇 ma ming-fei
  • 1 篇 han xueqing
  • 1 篇 孙超
  • 1 篇 郭霖
  • 1 篇 赵利群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国际制度性话语权"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收藏 引用
学海 2020年 第6期 68-72页
作者: 赵利群 南京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211167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期通过自身经验、智慧和能力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共享繁荣。然而,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方如何隐蔽建构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世界治理指数”的剖析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探索 2017年 第3期 164-172页
作者: 游腾飞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上海201620
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一些西方国家已将指数的设计和发布视为传播话语体系和政治霸的表达工具。世界银行开发的世界治理指数被公认为是西方主流治理指数中科学高、影响力广的综合指标之一。通过特定的数据筛选标准、数据来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偏好、共同体意象与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构
收藏 引用
欧洲研究 2020年 第3期38卷 32-61,I0003,I0004页
作者: 韩雪晴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偏好与共同体意象是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生成的重要变量,其相关研究为理解不同国际制度性话语权背后的文化差异及建构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构,也是其理偏好与共同体意象不断碰撞、解构与重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河北法学 2020年 第1期38卷 183-191页
作者: 孙超 马明飞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海洋领域的细化,反映了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趋势和价值目标。它创造的继承并发展了和而不同思想以及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新的价值指引。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基于海洋共识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习近平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相关论述的理论逻辑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 2023年 第3期 19-22页
作者: 郭霖 文吉昌 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相关论述包含了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宗旨上,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的议题。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他塑”“逆差”“反差”“落差”等多种挑战,在具体实践策略中,相关学者需要从传统的“国际宣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引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全面审议
收藏 引用
世界海运 2017年 第2期40卷 1-5页
作者: 张铎 张仁平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海事公约研究所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以我国为主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审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提案,对提高我国在国际海事组织的制度性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全面审议和修正《避碰规则》的紧迫入手,指出"安全文化"和"强制审核机制"为修订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