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1 篇 期刊文献
  • 111 篇 会议
  • 70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成果
  • 3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65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34 篇 理学
    • 488 篇 地质学
    • 51 篇 地球物理学
    • 26 篇 海洋科学
    • 14 篇 天文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57 篇 工学
    • 14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9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659 篇 地幔柱
  • 71 篇 地球化学
  • 44 篇 大火成岩省
  • 44 篇 玄武岩
  • 43 篇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 33 篇 峨眉山玄武岩
  • 28 篇 板块构造
  • 28 篇 成矿作用
  • 23 篇 岩石圈
  • 18 篇 新元古代
  • 17 篇 岩浆活动
  • 16 篇 地球化学特征
  • 16 篇 岩石成因
  • 15 篇 热点
  • 15 篇 塔里木
  • 15 篇 二叠纪
  • 14 篇 地幔对流
  • 14 篇 数值模拟
  • 14 篇 洋岛玄武岩
  • 14 篇 苦橄岩

机构

  • 100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50 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
  • 3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4 篇 长安大学
  • 26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2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8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17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16 篇 西北大学
  • 14 篇 兰州大学
  • 14 篇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
  • 13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2 篇 南京大学
  • 12 篇 北京大学
  • 12 篇 吉林大学
  • 12 篇 浙江大学
  • 1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10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8 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

作者

  • 31 篇 徐义刚
  • 26 篇 张招崇
  • 17 篇 何斌
  • 17 篇 肖龙
  • 13 篇 杨高学
  • 12 篇 徐学义
  • 11 篇 zhang zhaochong
  • 11 篇 刘希军
  • 11 篇 李献华
  • 11 篇 时毓
  • 11 篇 王登红
  • 10 篇 王福生
  • 10 篇 夏林圻
  • 10 篇 李宏博
  • 9 篇 李武显
  • 9 篇 夏祖春
  • 9 篇 李永军
  • 9 篇 佟丽莉
  • 9 篇 石学法
  • 9 篇 黄小龙

语言

  • 657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地幔柱"
65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地幔柱上涌至软流圈呈韵律分布的低速通道:来自大西洋地区的地震证据
收藏 引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5年 第1期44卷 27-27页
作者: 夏群科(编译) 不详
大尺度地幔对流和板块运动耦合的物理机制仍不清楚。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深部地幔柱与1000 km地幔以上的中尺度对流之间是如何交互作用的?在上地幔,全波形反演揭示了水平方向拉长的低速通道系统。低速通道系统与太平洋盆地下方的绝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 第2期58卷 495-503页
作者: 蒙伟娟 陈祖安 白武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地幔柱的研究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集中研究地幔柱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过程.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方法可以计算得到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温度场、速度场和有效黏度等的时空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过程中熔融问题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 第4期61卷 1341-1351页
作者: 白帆 陈祖安 白武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地幔柱是最可能形成大火成岩省的原因之一,同时地幔柱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也极大的影响着岩石圈的构造演化.本文主要集中研究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过程中熔融相关的问题.利用开源程序Ellipsis3D,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幔柱影响大陆板块漂移速率的数值模拟研究--对印度板块晚白垩世快速漂移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年 第4期42卷 587-601页
作者: 周永智 张玉芝 王岳军 皇甫鹏鹏 李忠海 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北京100049
本文利用二维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幔柱与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着重探讨上覆大陆岩石圈结构、地幔柱规模及二者间的相对位置等参数对上覆大陆漂移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地幔柱作用下,大陆是否含厚的岩石圈根对其自身的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幔柱的发生机制研究--以Ferrar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2期58卷 234-240页
作者: 刘晓旭 党卓 张南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地幔对流控制方程,以180 Ma喷发的Ferrar大火成岩省(LIP)为例,在模型中引入Pangea超大陆、大型横波低速带(LLSVPs)和Pangea超大陆边缘的俯冲带,模拟地幔对流过程,研究其对应地幔从地球内部热边界层(例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茨基海隆(Shatsky Rise)白垩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幔柱-洋中脊相互作用过程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23年 第8期39卷 2379-2401页
作者: 陈静 陈双双 高锐 刘嘉麒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51027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珠海51908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 北京100029
沙茨基海隆(Shatsky Rise)是白垩纪早期形成的西北太平洋大火成岩省,其成因和演化过程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次研究对沙茨基海隆白垩纪玄武岩进行了全岩主量、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的分析。沙茨基海隆玄武岩主要属于拉斑玄武岩,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幔柱构造对松辽盆地及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制约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4年 第3期29卷 283-292页
作者: 肖龙 王方正 王华 F.Pirajno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澳大利亚西澳地调局
中国东部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 .通过对区域地震资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岩石探针和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的综合分析 ,认为地幔柱 (头直径约 5 0 0km)在晚侏罗世 -晚白垩世时形成于松辽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碱性玄武岩的成因:晚泥盆世地幔柱的产物?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13年 第3期20卷 192-203页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杨宝凯 刘振伟 张洪伟 佟丽莉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新疆乌苏833000
西准噶尔是巨型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分布有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其中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带被认为是西准噶尔规模最大的蛇绿混杂岩带,主要是以方辉橄榄岩为主的超镁铁质岩、镁铁质橄长岩、辉长(绿)岩,枕状熔岩、块状玄武岩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记录了地幔柱影响的超慢速伸展和洋内俯冲过程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21年 第10期37卷 2971-2994页
作者: 刘飞 杨经绥 牛晓露 李观龙 冯光英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州511458 山东省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院士工作站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276006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出露东波和普兰等多个大型的超镁铁岩体,其成因还存在争议。为此我们近年来对东波蛇绿岩开展了地表填图并实施了一口1002m的科学钻探DSD-1。研究显示具有“厚幔极薄壳”特征的东波蛇绿岩记录了多期岩浆事件:(1)~1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滇东地区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沉积响应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14年 第6期30卷 1793-1803页
作者: 吴鹏 刘少峰 窦国兴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涿州072750
对滇东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下伏茅口组灰岩进行地层对比表明,地幔柱上涌导致的隆升开始于茅口期,表现为茅口组同沉积过程中断层差异升降形成的水下隆升;而现今看到的茅口组的地层减薄正是水下隆升形成的沉积地层厚度差异和沉积后地表隆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