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工学
    • 13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气工程

主题

  • 14 篇 堆内熔融物滞留
  • 4 篇 严重事故
  • 3 篇 临界热流密度
  • 3 篇 压力容器
  • 2 篇 外部冷却
  • 2 篇 热流密度
  • 2 篇 数值模拟
  • 2 篇 试验
  • 1 篇 重金属层
  • 1 篇 朝下表面
  • 1 篇 熔堆
  • 1 篇 伍德合金
  • 1 篇 流量波动
  • 1 篇 内热源
  • 1 篇 下封头
  • 1 篇 下支撑板
  • 1 篇 力学分析
  • 1 篇 非能动堆腔注水冷...
  • 1 篇 自然循环流量
  • 1 篇 非能动安全系统

机构

  • 4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2 篇 大型发电装备安全...
  • 2 篇 国核华清核电技术...
  • 2 篇 核热工安全与标准...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中国核电发展中心
  • 1 篇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
  • 1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 篇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
  • 1 篇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
  • 1 篇 非能动安全北京市...
  • 1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1 篇 郑州轻工业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

作者

  • 2 篇 李宗洋
  • 2 篇 li zongyang
  • 2 篇 白宗艳
  • 2 篇 房芳芳
  • 2 篇 顿世雷
  • 2 篇 chen lian
  • 2 篇 陈炼
  • 2 篇 fang fangfang
  • 2 篇 周涛
  • 2 篇 刘鹏
  • 2 篇 韩昆
  • 2 篇 常华健
  • 2 篇 chang huajian
  • 2 篇 han kun
  • 1 篇 zan yuanfeng
  • 1 篇 李京浩
  • 1 篇 li yang
  • 1 篇 靳愚
  • 1 篇 yang hao
  • 1 篇 bai zongyan

语言

  • 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堆内熔融物滞留"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热力学分析的核反应压力容器下封头完整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25年 第2期61卷 141-150页
作者: 杨皓 高鹏程 李济深 翟润泽 张斌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西安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反应严重事故工况下,芯由于不能得到足够的冷却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发生熔化。大量的熔融重新定位到反应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的下封头部,可能导致下封头破裂和放射性释放。熔融压力容器滞留(In-vessel re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椭球形下封头熔融瞬态传热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5年 第3期59卷 550-557页
作者: 刘鹏 周涛 刘晓芳 张豪磊 白宗艳 顿世雷 毛赏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 江苏南京211189 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 江苏南京211189 大型发电装备安全运行与智能测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1189 郑州轻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0002
堆内熔融物滞留(IVR)技术作为三代核电中应对严重事故的典型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压水核电站。基于VVER-1000芯发生严重事故并熔毁,熔融滞留于椭球形下封头,建立了一种反应严重事故下椭球形下封头熔融瞬态对流传热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熔融滞留策略分析程序CISER2.0模型解析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21年 第S02期42卷 119-123页
作者: 刘丽莉 张明 邓坚 余红星 陈亮 许幼幼 罗跃健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213
首先对熔融滞留策略有效性分析程序CISER2.0的模型进行了解析。CISER2.0程序包含4个3层熔融池模型:Esmaili&Khatib-Rahbar模型、Seiler模型、Salay&Fichot模型以及自主开发模型。对比发现,相比Esmaili&Khatib-Rahba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椭球形熔融池稳态传热计算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作者: 周涛 刘鹏 顿世雷 白宗艳 付有缘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 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研究所 大型发电装备安全运行与智能测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对VVER-1000在严重事故下的熔融池传热进行了计算研究,据此建立了一种压力容器熔融滞留的稳态传热模型,计算分析了椭球形压力容器下封头壁面各处的壁面热流密度、液相氧化层被冷却凝固形成的氧化壳厚度、压力容器剩余壁厚和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朝下网状镂空板壳结构临界沸腾换热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科学与技术 2025年 第1期13卷 36-48页
作者: 杨楠 钟达文 廉学新 王盼盼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是实现核电站熔融滞留并限制放射性质外泄的重要手段。在铜基体上制备了一种网状镂空板壳结构,开展了朝下网状镂空板壳结构表面在常压饱和去离子水中的临界沸腾换热实验研究。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材质(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hurchill-Chu关系式在极薄金属层传热的适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4期56卷 619-626页
作者: 李宗洋 常华健 韩昆 陈炼 房芳芳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北京100084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在假设的芯融毁事故中,反应压力容器的下封头可能会形成分层的熔池结构。底部重金属层的形成会导致熔池顶部的金属层高度逐渐降低,使得顶部金属层的侧壁热聚焦效应逐渐增强,压力容器有可能会失效。本文通过开展HELM-LR试验,针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VR中芯及下支撑板瞬态熔融模拟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 2017年 第6期38卷 51-56页
作者: 陈徐屹 张小英 王彪 徐俊英 张雷 张会勇 展德奎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519082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31
采用带移动边界的三维瞬态模型对1/4芯模型进行热传导分析。考虑了熔融滞留工况下反应衰变功率和压力容器部水位的下降过程,以及不同材料组件在的真实径向分布。棒束表面与冷却剂的自然对流换热采用饱和蒸汽/水经验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IVR熔融热源时序模型构建及分析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6期56卷 1163-1170页
作者: 陈俊逸 黄善仿 郝以昇 刘国栋 胡钰文 黎阳 宫厚军 昝元锋 郭啸宇 骆浩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堆内熔融物滞留(IVR)作为反应严重事故的关键缓解策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一代压水(PWR)。针对IVR的有效性,如熔融对流、下封头传热、壁面临界热流密度(CHF)的估算等研究,是该领域数年来的热点。针对上述问题,国外先后开展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VR策略下重金属层不同传热方式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11期56卷 2458-2464页
作者: 李宗洋 常华健 陈炼 韩昆 房芳芳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北京100084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熔池的分层结构中可能会出现底部为重金属层的三层熔池结构。因为重金属层有衰变热,且熔池底部的临界热流密度(CHF)相对较低,使得重金属层附近的侧壁可能发生压力容器失效。本文采用伍德合金或水作为试验工质进行重金属层试验,分析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R1000非能动腔注水冷却系统事故缓解能力评估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3期52卷 474-481页
作者: 王辉 孙婧 陈巧艳 石雪垚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100840
华龙一号(HPR1000)设计了腔注水冷却系统(CIS)以实现严重事故期间熔融滞留(IVR),该系统分为能动与非能动两列子系统,其中非能动CIS应对的是全厂断电(SBO)始发的严重事故工况。本文对非能动CIS的事故缓解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