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0 篇 士子心态
  • 2 篇 唐传奇
  • 1 篇 唱和之诗
  • 1 篇 纪梦小说
  • 1 篇 《离魂记》
  • 1 篇 丙子胡变
  • 1 篇 画论影响
  • 1 篇 朱熹
  • 1 篇 发酵素
  • 1 篇 edi贸易方式
  • 1 篇 中西文艺理论
  • 1 篇 《秦梦记》
  • 1 篇 消费
  • 1 篇 《南柯太守传》
  • 1 篇 《弹指词》
  • 1 篇 相对程度副词
  • 1 篇 张问陶诗
  • 1 篇 晋风
  • 1 篇 生产关系
  • 1 篇

机构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
  • 1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周口师范学院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1 篇 郝永
  • 1 篇 郑杰文
  • 1 篇 李晓明
  • 1 篇 fu tao
  • 1 篇 马卫中
  • 1 篇 朱淑君
  • 1 篇 赵维国
  • 1 篇 hao yong
  • 1 篇 史娅萍
  • 1 篇 ma wei-zhong
  • 1 篇 zhao wei-guo
  • 1 篇 伏涛
  • 1 篇 李思民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士子心态"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明清之际朝鲜士子心态与“胡乱”汉文小说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20年 第6期40卷 89-97页
作者: 赵维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234
1627—1636年,朝鲜半岛两次遭后金侵犯,朝鲜王朝战败投降。数年后,明清更迭,满清政权入主中原。由于明王朝与朝鲜王朝特殊的宗藩关系,朝鲜士子无法接受朝鲜降胡、皇明亡国的历史事实,普遍认为,朝鲜王朝的“负义”行为直接导致明王朝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唐记梦小说与士子心态
收藏 引用
语文学刊(教育版) 1995年 第5期 10-12页
作者: 史娅萍
中唐记梦小说与士子心态史娅萍记梦小说是唐传奇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样式。这类小说受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较大,然而它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和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手法则较六朝志怪有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唐人记梦小说的数量很多,中唐尤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唐代纪梦小说看士子心态的变化——以《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樱桃青衣》为参照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才智 2010年 第7期 146-146页
作者: 李晓明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唐传奇中存在着许多关于梦境的作品,其中一类以记述梦境中主人公经历的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为主要内容,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及佚名的《樱桃青衣》等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是对现实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商业精神:新时期文化的酵母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1994年 第6期 127-129页
作者: 李思民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商业精神:新时期文化的酵母李思民以金钱观念为核心的商业精神,对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极强的消融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认,使得处在市场文化圈中的文化将彻底市场化。商业精神,就是使新时期文化市场化的发酵素,它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问陶诗作的文化先导意义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2002年 第6期 67-70页
作者: 郑杰文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100
张问陶诗以其情真事切被时人传颂。其写景诗、抒志诗、赠酬诗中 ,时时表现出诗人或仕或隐的矛盾心境 ,从而反映着那个政治桎梏时代的进步士子的共同心态 ,成为传统的入世文化与出世文化矛盾对立的历史缩影。联系清代学术研究思潮观照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末变局中的士人焦虑——以《恽毓鼎澄斋日记》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11卷 250-255页
作者: 朱淑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清末官僚恽毓鼎并非汲汲于变政的改革派,也并非顽固守旧的保守派,他的立场可以代表晚清官场士林一般士大夫的思想世界。细检清末新政时期的《恽毓鼎澄斋日记》,似可发现恽氏在大变局下的心态可以用"焦虑"一词名之。其对新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红楼梦》中“归美君恩”的文化思考
收藏 引用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 第6期38卷 1-7,124页
作者: 伏涛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四平136000
《后红楼梦》中“天恩祖德”一词高频出现,可见其“归美君恩”之意,以战功蒙荫的世家子弟在历经数代后希图再立新功,身届承平之世,科举入仕无疑是实现这一人生愿望的最佳渠道。小说文本成了这人生希冀的必然载体。后梦中过多的对天子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朱熹《诗》之“晋风”理解上的新成就
收藏 引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7卷 508-512页
作者: 郝永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南周口466001
在朱熹对《诗·魏风》和《诗·唐风》的解读上,包含若干异乎前说的新成就。一,他有着《魏风》、《唐风》实为"晋风"的思想,以及"晋风"风格取决于晋之地理环境的文学风格理论。二,他在"晋风"阐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由《弹指词》管窥顾贞观的科举情结
收藏 引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43卷 38-42页
作者: 马卫中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苏州215002
顾贞观的《弹指词》中收有一些与科举相关的词作,通过该类词可以看出他对科举功名的向往之情以及遇挫后的失落之感。其科举情仇在那个时代,在清初社会,在他所属的人群中极富代表性。在"三不朽"理想的牢笼下,顾贞观早年在场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七年1——6期总目录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6期29卷 96-97页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