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1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学位论文
  • 5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34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0 篇 历史学
    • 93 篇 中国史
    • 21 篇 考古学
  • 74 篇 文学
    • 7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0 篇 法学
    • 36 篇 社会学
    • 26 篇 政治学
    • 12 篇 民族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法学
  • 57 篇 教育学
    • 57 篇 教育学
  • 11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理学
    • 9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数学
  • 9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6 篇 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农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主题

  • 344 篇 太守
  • 19 篇 东汉
  • 14 篇 会稽
  • 12 篇 曹操
  • 12 篇 后汉书
  • 12 篇 州刺史
  • 12 篇 苏轼
  • 11 篇 杨震
  • 11 篇 欧阳修
  • 11 篇 汉代
  • 11 篇 将军
  • 10 篇 《三国志》
  • 10 篇 荆州
  • 9 篇 公元
  • 9 篇 《后汉书》
  • 8 篇 南阳
  • 8 篇 孙权
  • 7 篇 文学家
  • 7 篇 都尉
  • 7 篇 中国

机构

  • 6 篇 湘潭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鲁东大学
  • 2 篇 渤海大学
  • 2 篇 扬州大学
  • 2 篇 西南民族学院
  • 2 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 1 篇 马来西亚霹雳州太...
  • 1 篇 山西省阳高县一中
  • 1 篇 杭州历史学会副会...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
  • 1 篇 安徽利辛一中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叶周杰
  • 3 篇 潘淑萍
  • 2 篇 何伟
  • 2 篇 云弓
  • 2 篇 蒋波
  • 2 篇 李勃
  • 2 篇 李夕冉
  • 2 篇 陈静
  • 2 篇 黄承宗
  • 2 篇 ye zhoujie
  • 2 篇 刘太祥
  • 2 篇 心雨
  • 2 篇 卫心
  • 2 篇 王楷
  • 2 篇 蔡东洲
  • 2 篇 pan shuping
  • 2 篇 郑长兴
  • 2 篇 王大良
  • 2 篇 李超
  • 2 篇 周全中

语言

  • 34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太守"
3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汉代河内郡太守的出身与职掌考论
收藏 引用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 第1期41卷 1-4页
作者: 王佳梅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河南洛阳471000
汉代可考的河内郡太守38人,来自全国9州23郡国,其中豫州、司隶校尉部、扬州、荆州人数较多,这与太守选任时的籍贯回避、各州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紧密相关。河内郡太守不少出自二千石及以上高官家庭,甚至不乏出自三公家庭,也有个别出自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朝边境太守带戍主职官组合考
收藏 引用
学术界 2017年 第4期 209-219页
作者: 洪斌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广东广州510275
南朝于南北交界的边境地区设置有大量戍城,以此作为抵御北方的军事要塞。戍城的长官戍主是南朝守边的重要将领,但南朝的戍主常同时领任太守一职,出现了太守带戍主的职官组合。随着南朝政局的变化,此职官组合中的太守逐渐呈现出品位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代西南诸郡太守封泥考略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物 1992年 第6期 3-9页
作者: 刘弘 凉山州博物馆
我国古代的公私简牍大多书写在竹简和木札上,封发时先用绳捆缚,然后在绳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以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钤有印章的土块就称为“封泥”。封泥之制主要流行於秦汉魏晋时期,其后因纸帛等书写材料的广泛使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汉河东太守群体述略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 2014年 第3期 87-88页
作者: 李文涛 黄继东 运城学院
东汉时期河东太守,多为权臣或者是世家大族;从出身来看,基本上以儒生为主。这种组成,一方面反映了河东地区在经济上为富庶之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河东地区在太守群体的努力之下,学术之风逐渐由法家向儒学转型。
来源: 评论
南齐宣城太守谢眺与造园理景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 1989年 第2期 103-105页
作者: 殷永达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笔者在研究皖南人文风景史时,因谢眺守宣城,而对其有关史料、文献作一番梳理,发现谢眺不但在诗赋中对园林风景有不少精辟的见解,而且有造园名作“高斋”和“谢宅”传世,堪称南北朝期间一位有作为的造园家。 谢眺生活在南北割据,朝代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汉南郡太守研究
两汉南郡太守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超 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以汉代南郡太守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了其中六个方面的问题:南郡始置年代及历史背景;两汉南郡沿革;汉代南郡太守任用、迁出、任期;两汉南郡太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汉代南郡太守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汉末诸军阀对南郡的争夺与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代湖南地区太守群体研究
汉代湖南地区太守群体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潘淑萍 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两汉时期,湖南地区是王朝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大力开发。太守作为一郡之长,对其任职之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论述先秦至两汉时期湖南地区的发展沿革,汉代湖南地区太守的籍贯、选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代“北边”郡太守与区域社会发展
汉代“北边”郡太守与区域社会发展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晗 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汉代“北边”郡即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的郡县。北边的生态环境和民族关系是影响“北边”郡设置的重要因素。“北边”郡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战国初期,秦、赵、燕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袭扰修筑长城,设置郡县,“北边”郡由此而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汉太守的选任与迁转研究
两汉太守的选任与迁转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夕冉 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选任”与“迁转”是两汉朝廷管理太守的重要手段。所谓“选任”,即从不同身份人员、不同职位官员中挑选具备任职太守资格者,授予其执掌一郡的权力。所谓“迁转”,即官员任职太守后职位的变动。太守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周官内史,但直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汉武陵郡太守群体论略
收藏 引用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0年 第1期 351-357页
作者: 蒋波 潘淑萍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
东汉湖湘地区经济文化有了一定发展,朝廷在此设有四个郡级行政单位,武陵郡是其中之一。因郡中多蛮族等缘故,朝廷注重武陵郡郡守的选任,该郡郡守群体也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历任武陵太守在任职期间多致力于平定郡中叛乱,同时创办学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