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5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 2 篇 报纸
  • 2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3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2 篇 文学
    • 6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1 篇 新闻传播学
  • 131 篇 教育学
    • 127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30 篇 哲学
    • 30 篇 哲学
  • 30 篇 法学
    • 19 篇 政治学
    • 1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28 篇 历史学
    • 13 篇 世界史
    • 7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16 篇 艺术学
    • 1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2 篇 美术学
  • 10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382 篇 奥斯维辛
  • 63 篇 集中营
  • 51 篇 犹太人
  • 28 篇 阿多诺
  • 25 篇 新闻
  • 19 篇 纳粹
  • 18 篇 大屠杀
  • 16 篇 毒气室
  • 14 篇 新闻写作
  • 14 篇 罗森塔尔
  • 12 篇 幸存者
  • 11 篇 德国
  • 11 篇 教学设计
  • 11 篇 希特勒
  • 10 篇 南京大屠杀
  • 10 篇 纳粹德国
  • 10 篇 法西斯
  • 10 篇 普利策新闻奖
  • 8 篇 苏联红军
  • 8 篇 小说

机构

  • 10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 篇 广西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海南大学
  • 2 篇 同济大学
  • 2 篇 大连外国语大学
  • 2 篇 湖南邵阳市第二中...
  • 2 篇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广东珠海市第二中...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作者

  • 6 篇 王家新
  • 4 篇 黄文凯
  • 3 篇 赵恺
  • 3 篇 杨婷
  • 3 篇 陈旭东
  • 3 篇 孙文沛
  • 3 篇 徐百柯
  • 3 篇 张前
  • 2 篇 张文智
  • 2 篇 邹芒
  • 2 篇 宝工闲人
  • 2 篇 樊颖
  • 2 篇 范革新
  • 2 篇 李冰
  • 2 篇 沈嘉柯
  • 2 篇 刘燕敏
  • 2 篇 启程
  • 2 篇 史哲
  • 2 篇 常培杰
  • 2 篇 李锐

语言

  • 38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奥斯维辛"
38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纪念奥斯维辛解放80周年 欧洲感觉“沉重”
纪念奥斯维辛解放80周年 欧洲感觉“沉重”
收藏 引用
环球时报
作者: 王逸
据法新社报道,27日欧洲多国将共同纪念奥斯维辛解放80 周年,主要纪念活动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举行,纳粹德国二战期间曾在这里屠杀了超过100万人。1945年1 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并救下约7000名幸存者。欧洲多国和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之殇:阿多诺对黑格尔普遍历史观的内在批判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12年 第3期 193-200页
作者: 陈旭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黑格尔声称普遍历史是世界精神在现实历史中合乎理性的展开过程,但以奥斯维辛为代表的社会政治灾难使得阿多诺无法再相信黑格尔受启蒙思想改装的神正论。阿多诺指出了普遍历史的前进过程中充满了普遍对个体的暴力与个体的种种牺牲。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之后的道德沉思--从阿多诺“清理过去意味着什么”一文谈起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4期 118-125页
作者: 罗松涛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从奥斯维辛出发展开其道德哲学的思考。无疑,"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灾难性时刻,而"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能够被允许继续生活"则是阿多诺道德沉思的主题。文章从阿多诺"清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之后的诗——兼论策兰与阿多诺的文案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0年 第12期 77-88页
作者: 陶东风 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
由于创伤的不可言说性,由碎片化的创伤记忆构成的见证/证词,往往超越理性和诠释的能力,无法使自己向知识和理解敞开。对不可能性的见证成为大屠杀后诗歌乃至所有文学创作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策兰是一位用诗歌在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与西方文明的困境
收藏 引用
读书 2010年 第6期 60-65页
作者: 李伯杰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种语言都增加了一个新的语词:种族灭绝。从此,德意志民族也背负着战争罪责和人道主义罪行的双重罪责。尤其是种族灭绝的人道主义罪行,是压在德国人心头的一个十字架;虽然一个甲子已过,但是其影响及后遗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背后不可见的存在论剩余——阿甘本《奥斯维辛的剩余》解读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3年 第11期 65-73,128页
作者: 张一兵 南京大学哲学系
在当今欧洲左翼学术界最热闹的后马克思思潮之中,意大利的阿甘本④以其独特的激进政治哲学观念当红于西方左翼学术圈。阿甘本的激进政治批判背后,始终有他对哲学基础性的独立思考。为了进入阿甘本这种十分难解的生命政治哲学构境,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
收藏 引用
现代哲学 2015年 第6期 61-69页
作者: 特奥多·阿多诺 孙文沛 邓晓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武汉430074
教育的第一任务是阻止奥斯维辛的重演。"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主要是指两个领域:一是儿童教育,特别是早期儿童教育;二是普遍的启蒙,它创建出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氛围,以阻止奥斯维辛的灾难重演。对抗奥斯维辛定律的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创伤与否定的哲学 ——以阿多诺为中心的探讨
奥斯维辛创伤与否定的哲学 ——以阿多诺为中心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作者: 陈旭东 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与20世纪的种种政治灾难给人类带来的震撼与恐怖经验相比,哲学上对此的反思是极不相称的。在有限的一些能够直面历史罪恶的哲学家当中,阿多诺的反思有着怎么样的独特价值?为此本文讨论了阿多诺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巨大历史罪恶的反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叙事视域下本土小说的文革叙事反思——当代小说文革叙事的困境与出路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 2012年 第3期 62-75页
作者: 沈杏培 姜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南京211172
尽管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奥斯维辛大屠杀在历史起源、内容和实质上有着显见的区别,但作为极端年代的灾难事件,二者对人类理性和生存秩序的破坏、对社会进程的中断以及对民众和知识分子的精神戕害等都有着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阿多尔诺的美学
收藏 引用
国外社会科学 1994年 第12期 7-11页
作者: 王杰
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阿多尔诺的美学〔英)T.伊格尔顿王杰译阿多尔诺继承了康德,认识到艺术作品的确包含着某种类型的总体性,但不能沿用通常的概念来思考它。康德的美学假定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某种特殊迭合,对于这种密切的关系,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