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主题

  • 6 篇 宇宙生成模式
  • 2 篇 《周易》
  • 1 篇 传统伦理思想
  • 1 篇 《太一生水》
  • 1 篇 五运六气
  • 1 篇 根源
  • 1 篇 中国
  • 1 篇 阴阳五行说
  • 1 篇 梁启超
  • 1 篇 五德始终二说
  • 1 篇 儒家
  • 1 篇 宇宙观
  • 1 篇 自然
  • 1 篇
  • 1 篇 肇基化元
  • 1 篇 大瀛海
  • 1 篇
  • 1 篇 裨海
  • 1 篇 《越绝书》
  • 1 篇 陈抟

机构

  • 1 篇 江西九江广播电视...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淮阴师范学院
  • 1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

作者

  • 1 篇 苏明
  • 1 篇 zhang jing-yuan
  • 1 篇 guo yong-zhen
  • 1 篇 ye liang
  • 1 篇 郭永振
  • 1 篇 kon youzhuan
  • 1 篇 张强
  • 1 篇 张静远
  • 1 篇 叶亮
  • 1 篇 孔又专
  • 1 篇 张朋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宇宙生成模式"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5期28卷 77-83页
作者: 张强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江苏淮阴223001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再探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4年 第4期 119-123页
作者: 张朋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运气理论所蕴含的宇宙生成模式探讨
收藏 引用
系统科学学报 2020年 第2期28卷 117-122页
作者: 叶亮 张静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对中国古代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宇宙生成模型进行研究与探讨,把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关于宇宙生成的思想梳理并展现给学界,为系统生成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宇宙生成衍化的理论模型。并在系统生成论思想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陈抟易学思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6期 105-110页
作者: 孔又专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4
陈抟所开启的宋代象数易学一方面以《周易》的卦爻象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出卦爻象数之外,创新性地融合易老之说,积极探索自然万物的化生奥秘。陈抟易道相通、太极是一的宇宙本体论,融合了道家本体论和儒家太极说,并与道教内丹学紧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老子》“道”的宇宙论特征——兼论与《周易》的传承
收藏 引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1期25卷 13-15页
作者: 郭永振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250100
《老子》书中,道是宇宙的根源,道通过其转化流行生成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成为当时宇宙问题的最完善的论述。而这一宇宙论思想体现了对《周易》思想的吸收。
来源: 评论
《周易》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理财世界 2009年 第1期 83-85,87页
作者: 苏明 江西九江广播电视大学
《周易》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通过天、地、人三才来奠定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天人合一”模式.正是“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模式的启示和作用,〈周易〉开启的和谐思路引领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构建的走向.在理念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