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85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学位论文
  • 28 篇 会议
  • 3 篇 科技报告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3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0 篇 哲学
    • 790 篇 哲学
  • 684 篇 法学
    • 53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9 篇 社会学
    • 57 篇 政治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民族学
  • 90 篇 教育学
    • 87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4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6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1 篇 管理学
    • 22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7 篇 历史学
    • 15 篇 中国史
    • 7 篇 世界史
    • 2 篇 考古学
  • 14 篇 经济学
    • 9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理学
    • 1 篇 物理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380 篇 实践唯物主义
  • 372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5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186 篇 辩证唯物主义
  • 122 篇 马克思
  • 103 篇 马克思哲学
  • 95 篇 唯物史观
  • 94 篇 实践本体论
  • 84 篇 实践
  • 74 篇 唯心主义
  • 70 篇 认识论
  • 69 篇 实践活动
  • 66 篇 旧唯物主义
  • 64 篇 费尔巴哈
  • 64 篇 马克思恩格斯
  • 55 篇 马克思主义
  • 54 篇 实践观
  • 50 篇 辩证法
  • 49 篇 本体论
  • 48 篇 实践的唯物主义

机构

  • 6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1 篇 黑龙江大学
  • 28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6 篇 南京大学
  • 26 篇 吉林大学
  • 25 篇 北京大学
  • 22 篇 武汉大学
  • 19 篇 苏州大学
  • 18 篇 复旦大学
  • 1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5 篇 南开大学
  • 14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14 篇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
  • 14 篇 山东大学
  • 1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1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1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0 篇 大连水产学院
  • 1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9 篇 西南大学

作者

  • 50 篇 朱宝信
  • 18 篇 杨耕
  • 15 篇 张奎良
  • 13 篇 张一兵
  • 13 篇 丛大川
  • 11 篇 陆剑杰
  • 11 篇 王金福
  • 10 篇 仰海峰
  • 10 篇 卜祥记
  • 9 篇 刘福森
  • 9 篇 赵庆元
  • 8 篇 何中华
  • 8 篇 徐崇温
  • 7 篇 李荣海
  • 7 篇 李德顺
  • 7 篇 黄楠森
  • 6 篇 陈志良
  • 6 篇 张玉能
  • 6 篇 林剑
  • 5 篇 李文阁

语言

  • 1,38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实践唯物主义"
13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进化·感知·生成: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陈望道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52卷 52-62页
作者: 张艺娇 张春泉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400715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下,陈望道初步建构了美的“进化—感知—生成”论,这一“创造—生成”论美学思想雏形成为中国实践论美学在萌芽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的“进化”论围绕美与时代、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探讨审美意识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场学:场域指向、重大使命与创新前景
收藏 引用
新华文摘 2025年 第4期 36-40页
作者: 任平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使命之一即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肩负从哲学境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使命,以中国话语、中国精神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实现21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还原——从物质还原到实践还原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4年 第12期 8-13页
作者: 程广云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有关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许多争议仍然是在形而上学层面上进行的,如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等。但是,实践唯物主义恰恰“拒斥”或“超越”了形而上学,转向政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将对象世界理解为人类本质力量和社会关系的表现,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
收藏 引用
学海 2008年 第4期 124-130页
作者: 吴仁平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个重要文献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并不是像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解释者所认为的那样,用除去了唯心主义的黑格尔辩证法去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性质究竟表现在哪里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9年 第4期 204-218页
作者: 牟天翔
当前,有些论述实践唯物主义的文章,实际上仍以旧哲学教科书体系即马克思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为思想基地,结果造成了新的理论混乱。突出的一点,便是曲解了实践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性质,把这个“物”解释成“坚持外部自然界对于实践的优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内的“实事求是”——兼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38卷 6-10,77页
作者: 赵士发 宋雅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是一个实践唯物论的概念,它吸收了中国经世致用的优秀学术传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论思想,具有普遍意义。"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固有规律以得到对真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之解决
收藏 引用
求索 1996年 第6期 62-68页
作者: 孙伟平
实践唯物主义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之解决孙伟平在《人性论》中,休漠提出了一个价值论领域的基本而重大的问题,即以“是”为连系词的事实判断能否导出以“应该”为连系词的价值判断?以及这种推导的根据与理由是什么?按其实质,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00年 第5期 65-71页
作者: 边立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一种概括。实践论和唯物论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重要标志。实践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但它并没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绝非历史唯物主义——质疑俞吾金的两个新论据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 第2期 52-57页
作者: 段忠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针对俞吾金教授在《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一文中增补的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论据,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由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不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性
收藏 引用
晋阳学刊 1990年 第4期 65-71页
作者: 吴明贵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时,有的论者把它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而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它的“偏离”或“附加”,有的把它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而“根本否定”实践唯物主义,有的断言两者不能同构。这些不同的说法的共同点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