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 篇 哲学
    • 27 篇 哲学
  • 23 篇 法学
    • 12 篇 社会学
    • 1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6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77 篇 实践客体
  • 29 篇 实践主体
  • 20 篇 实践活动
  • 12 篇 认识主体
  • 11 篇 认识客体
  • 8 篇 实践结果
  • 6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5 篇 实践对象
  • 5 篇 客体范畴
  • 5 篇 实践过程
  • 5 篇 认识活动
  • 5 篇 认识论
  • 4 篇 主体性
  • 4 篇 自然客体
  • 4 篇 双向对象化
  • 4 篇 辩证唯物主义
  • 3 篇 观念模型
  • 3 篇 文艺创作
  • 3 篇 马克思恩格斯
  • 3 篇 本质力量

机构

  • 3 篇 阜阳师范学院
  • 3 篇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
  • 2 篇 西安外国语学院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92681部队政治处
  • 1 篇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 1 篇 汉中师范学院
  • 1 篇 中共陕西富平县委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91045部队政文教研...
  • 1 篇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1 篇 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 1 篇 安徽省物资学校
  • 1 篇 贵州财经学院
  • 1 篇 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6 篇 王永昌
  • 5 篇 李校利
  • 4 篇 陈章龙
  • 3 篇 徐涛
  • 3 篇 杨军
  • 2 篇 艾光明
  • 2 篇 刘春杰
  • 2 篇 涂途
  • 1 篇 黄捷荣
  • 1 篇 匡显萍
  • 1 篇 胡素清
  • 1 篇 朱厚燊
  • 1 篇 吴桂荣
  • 1 篇 徐羿
  • 1 篇 赵东
  • 1 篇 yang jun
  • 1 篇 陶胜先
  • 1 篇 张南
  • 1 篇 刘敬鲁
  • 1 篇 陈德全

语言

  • 7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实践客体"
7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世界新技术革命与当代实践客体──兼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环境保护意识
收藏 引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20-24页
作者: 霍福广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世界新技术革命使实践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人化自然”的不断扩大,使实践客体在形态、性质和效用上都更加有利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人化自然”的迅速扩展,也产生了一系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生态危机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客体的认识
收藏 引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 第2期23卷 7-9,17页
作者: 胡素清 浙江海洋学院社会科学部 浙江舟山316000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也存在着“重主体轻客体”的倾向。当前必须重视对实践客体的性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双重后果、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反思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科学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对象化
收藏 引用
现代哲学 1995年 第3期 64-67页
作者: 黄捷荣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科学实践是在主体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进行和发展的,其基本内容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以及它们之间双向对象化的有机统一过程和活动。
来源: 评论
实践活动的客体性根据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1年 第2期 25-27页
作者: 王永昌
从哲学、文化学视角来看,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人不但创造着一个有别于天然世界的人为化的感性世界,而且也创造着作为人的人。那么,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根据何在呢?以往,人们在论及这一问题时,一般只从人——主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观念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1993年 第4期 93-105页
作者: 王永昌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处
本文认为,在由认识活动向实践活动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与一般的认识活动相区别、具有独特内容和特点的认识阶段即实践观念阶段。实践观念是实践主体对正在进行的或未来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对象、条件、方法、手段、步骤、途径、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活动论论纲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1991年 第2期 68-77页
作者: 王永昌
引言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哲学的应有本质、特性、功能,以及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它都必须孕育、产生和存在于该社会、该时代的社会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活动的功利尺度和真理尺度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 1992年 第1期 2-8页
作者: 石路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从本质上讲,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客观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所谓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就是人们按照自身的内在本性、力量、尺度去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就是人们遵循外界客体的内在本性、规律、尺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检验实践的标准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1990年 第4期11卷 59-65页
作者: 吴桂荣
在进行检验实践标准的讨论中,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这无疑为我们深入认识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路.但是,由于没有深入分析检验实践对象和检验实践标准的相互关系,因而很难把各种意见逐步统一起来.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实践的选择性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89年 第1期16卷 30-35页
作者: 陈章龙
来源: 评论
实践活动的负态效应及其根源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1991年 第4期 41-47页
作者: 山石
一般说来,人们的实践活动,通常能够而且总是尽最大可能地遵循着“利真善美”及其统一尺度,去能动而现实地塑造外界客体和主体自身,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化的现实世界的;但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