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信用证,它有着“商人智慧的结晶”和“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的特殊荣誉,必将基于当代国际经济的新形势,摒弃自身缺陷,寻求新的发展生机。
目前,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工具的拒付率居高不下,使用率逐年下降,发达国家纷纷采用其他支付方式,如赊账、跟单托收等。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在面对国际支付多元化时的取舍,但是信用证制度本身特点的缺陷,尤其是审单规则的缺陷才是阻碍信用证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信用证交易中,开证行凭借自己的信誉,在按照开证申请人的申请开出信用证后即拥有了在受益人提交与信用证规定相符的单证时向受益人付款的权利和义务。银行的支付决定是依据合理的审单标准做出的独立的客观的判断,所以审单标准的发展将是信用证运行的关键,是维护当事人之间有序关系的根本。从各项信用证国际规范来看,有关审单标准的规范数量占据了总数的大部分,甚至其他规范也与审单有着密切的关系。审单标准的理论定位和实务发展将对信用证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单标准的发展是由信用证的特点决定的,它离不开信用证发展的两大主脉,即独立原则和单据交易原则;也离不开国际贸易支付的实务环境。信用证制度是从商业实践中发展而来,却是依托法律制度得以生存。尽管各国对信用证审单标准的理解和适用存在着差异,但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Commercial Documentary Credits,以下简称UCP)规定的标准却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的普遍认可。尤其是UCP600制定以来,世界各相关领域都纷纷引起重视。审单规则作为UCP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得到明显的修改。在UCP推行初期,结合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 681)的规定,比照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系统地讨论审单标准的新发展以及各相关领域的阶段性的应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信用证概述展开,为研究审单标准构建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结合理论和实践剖析信用证审单标准的理论框架及其发展;第三和第四部分将审单标准放在UCP600推行初期的社会背景下,运用演绎、比较、实证等方法探讨审单标准的新发展;第五部分结合我国适用UCP600的具体问题,探讨银行业面对审单标准新发展的应对措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