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93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学位论文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8 篇 文学
    • 18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7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1 篇 新闻传播学
  • 203 篇 哲学
    • 203 篇 哲学
  • 179 篇 教育学
    • 171 篇 教育学
    • 7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8 篇 法学
    • 101 篇 社会学
    • 10 篇 民族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政治学
    • 2 篇 法学
  • 102 篇 艺术学
    • 42 篇 美术学
    • 2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23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工学
    • 4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4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理学
  • 4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 2 篇 医学

主题

  • 970 篇 审美客体
  • 341 篇 审美主体
  • 341 篇 审美对象
  • 105 篇 审美活动
  • 63 篇 美感
  • 59 篇 审美关系
  • 57 篇 审美意识
  • 51 篇 翻译美学
  • 42 篇 审美感受
  • 36 篇 审美价值
  • 35 篇 审美理想
  • 34 篇 审美经验
  • 33 篇 美学范畴
  • 32 篇 诗人
  • 26 篇 美的本质
  • 25 篇 人类
  • 24 篇 美学
  • 24 篇 美学思想
  • 23 篇 审美再现
  • 22 篇 审美能力

机构

  • 7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5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大学
  • 4 篇 安徽大学
  • 4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4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4 篇 深圳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作者

  • 6 篇 王世德
  • 6 篇 尚辉
  • 5 篇 彭立勋
  • 5 篇 李志宏
  • 4 篇 黄颇
  • 4 篇 刘晓英
  • 3 篇 林一樵
  • 3 篇 王建高
  • 3 篇 徐尚祯
  • 3 篇 朱良志
  • 3 篇 胡大雷
  • 3 篇 刘诗
  • 3 篇 张晶
  • 3 篇 王晓萍
  • 3 篇 姚少霞
  • 3 篇 郁沅
  • 3 篇 邵桂兰
  • 3 篇 樊德三
  • 3 篇 zhang hui
  • 3 篇 陈彤

语言

  • 9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美客体"
9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审美客体审美对象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2年 第10期 62-66页
作者: 董志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都是源于对西语“aesthetic object”的翻译而产生的现代汉语词汇,故在现行的美学理论中,“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是两个没有区别的、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概念,它们的所指都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禅宗视域下的审美客体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24年 第2期 120-125页
作者: 段玉明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禅宗审美客体名曰“外境”,落脚于“一真法界”后,即不再有纯粹的审美客体。就其随缘生灭义言,外境都是真如本体一念无明的变现——万法即真如,现象即本体;就其不生灭义言,真如本体具有不生不灭、不缠不缚、自在无碍、离垢无染种种德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虚拟社会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演变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2017年 第12期 93-98页
作者: 龚婷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阳550001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审美活动不可或缺、不可分离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充分体现审美活动本质的要素,也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要素,而迄今更为重大、更为深刻的演变就发生在网络化的虚拟社会中。虚拟社会是在当代科技革命浪潮中形成的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语境中的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 第5期 61-65页
作者: 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100872
本文认为,在汉语语境中,严格讲,客体属于认识论范畴,对象的使用范围则要广泛得多;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客体指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某种自在之物,对象则指在意识活动中与意识行为相对的意识相关项。审美客体主要属于认识论哲学范畴,它与审美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艺术是人的对象化世界──浅议马克思关于审美客体的思想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 1995年 第3期 49-55,76页
作者: 胡潇
艺术是人的对象化世界──浅议马克思关于审美客体的思想胡潇一在论到艺术的对象时,马克思提出:“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部分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地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没有错过的阳光》翻译实践报告 ——兼谈刘宓庆翻译美学审美客体审美再现
《没有错过的阳光》翻译实践报告 ——兼谈刘宓庆翻译美学审美客...
收藏 引用
作者: 曾燕秋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没有错过的阳光》出自“澳门文学丛书”。这套丛书体现着对澳门文学的尊重和爱护。对于澳门来说,这是自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展示;对于祖国来说,这套丛书是一个观赏的橱窗,通过这个橱窗,在祖国大陆和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西审美客体比较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2007年 第6期 29-31页
作者: 李鸿雁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哈尔滨150080
中西美学在审美客体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儒家美学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力求从这种统一中去寻求美,也就是说,在中国美学中,审美客体决不是纯粹的自然,它应该是内容(伦理道德)与感性形式(自然形式)的统一;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客体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古籍展览策展思路——以南京图书馆藏套印本展为例
收藏 引用
图书馆界 2024年 第4期 87-90页
作者: 甘雅萍 南京图书馆 江苏南京210018
古籍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馆藏与文化资源,展览则是公共图书馆保护推广、“活化”古籍文献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类展览常常陷入“曲高和寡”的困境,大众读者难以在纸质文物平面铺排的观展体验中形成审美自觉,获得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翻译的审美客体研究——以孟瑾译中译本《起风》为例
翻译的审美客体研究——以孟瑾译中译本《起风》为例
收藏 引用
作者: 郭雅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随着翻译学的发展,以美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思想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对翻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美学1视域下只有具备美学价值的文本才有翻译的价值,必须对文本进行翻译审美。翻译的审美包括翻译审美的主体和翻译的审美客体两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
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
收藏 引用
作者: 丁洁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精炼的语言以及优美的意境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常常给予读者以艺术的享受。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如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传递给国外读者,值得我们予以关注。论文将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