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93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学位论文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8 篇 文学
    • 18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7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1 篇 新闻传播学
  • 203 篇 哲学
    • 203 篇 哲学
  • 179 篇 教育学
    • 171 篇 教育学
    • 7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8 篇 法学
    • 101 篇 社会学
    • 10 篇 民族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政治学
    • 2 篇 法学
  • 102 篇 艺术学
    • 42 篇 美术学
    • 2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23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工学
    • 4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4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理学
  • 4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 2 篇 医学

主题

  • 970 篇 审美客体
  • 341 篇 审美主体
  • 341 篇 审美对象
  • 105 篇 审美活动
  • 63 篇 美感
  • 59 篇 审美关系
  • 57 篇 审美意识
  • 51 篇 翻译美学
  • 42 篇 审美感受
  • 36 篇 审美价值
  • 35 篇 审美理想
  • 34 篇 审美经验
  • 33 篇 美学范畴
  • 32 篇 诗人
  • 26 篇 美的本质
  • 25 篇 人类
  • 24 篇 美学
  • 24 篇 美学思想
  • 23 篇 审美再现
  • 22 篇 审美能力

机构

  • 7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5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大学
  • 4 篇 安徽大学
  • 4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4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上海大学
  • 4 篇 深圳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作者

  • 6 篇 王世德
  • 6 篇 尚辉
  • 5 篇 彭立勋
  • 5 篇 李志宏
  • 4 篇 黄颇
  • 4 篇 刘晓英
  • 3 篇 林一樵
  • 3 篇 王建高
  • 3 篇 徐尚祯
  • 3 篇 朱良志
  • 3 篇 胡大雷
  • 3 篇 刘诗
  • 3 篇 张晶
  • 3 篇 王晓萍
  • 3 篇 姚少霞
  • 3 篇 郁沅
  • 3 篇 邵桂兰
  • 3 篇 樊德三
  • 3 篇 zhang hui
  • 3 篇 陈彤

语言

  • 9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美客体"
9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审美客体与主体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收藏 引用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 第2期 46-49页
作者: 廖越英 长沙学院 湖南长沙410003
译品在目标语中被成功接受与翻译的过程中,译家的审美思想和各种思维的交相运用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和翻译思维。本文从翻译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出发,从哲学的范畴阐述了文学翻译中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榕树作为审美客体的内涵流变及其文化意义
收藏 引用
阅江学刊 2016年 第1期8卷 135-141,148页
作者: 潘婷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榕树是中国南方极为常见的树木,亦是闽粤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关于榕树的文字记载却迟至三国才出现,进入文学史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更是从唐代才开始。早期对榕树的描写多着眼于其独特的外形,体现出北方诗人好奇的态度,之后,文学作品中榕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文学鉴赏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辩证运动的过程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 1988年 第2期 48-54页
作者: 孙正荃 上海市第二教育学院
<正> 文学鉴赏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美的具体把握。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文学鉴赏的时候,或者过分强调作品对读者的作用与影响,或者过分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感受与效应,对文学鉴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客体的本质和特征
收藏 引用
昌吉学院学报 2006年 第1期 6-9页
作者: 彭萍 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 湖南益阳413000
审美客体是形成审美活动不可或缺的对象性存在物,它是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它必须具有形象的表现性和意蕴性,它必须具有完整的外观形式和对于主体的感染性。主客体不能建立审美关系就无法产生审美活动,研究审美客体是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开发柞画艺术品的角度浅谈绘画作品赏析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收藏 引用
辽宁丝绸 2005年 第1期 27-29页
作者: 陈卓林 辽东学院 辽宁丹东118003
主要阐述并举例说明了在绘画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
来源: 评论
略谈庄子审美客体特征
收藏 引用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 第3期10卷 13-16页
作者: 潘明武
长期以来,颇多论者对庄子美学持否定的态度较多,认为他:绝圣弃智,否定艺术,否定人为,万物齐一,物我齐一,美丑不分。这是《庄子》一书的难解性和持论者的片面性而造成的。刘纲纪先生曾指出:“庄子的美学同儒家以及其他各家的美学相比,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略谈庄子的审美客体特征
收藏 引用
教师教育论坛 1997年 第4期23卷 11-13页
作者: 潘明武
来源: 评论
虚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演化:单向度到多向度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 2016年 第2期6卷 1-5页
作者: 赖守亮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430070
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应用,设计出现新的变化——作品或产品不再是"实物"的"虚拟设计",或者设计过程与手段"数字化、虚拟化",而是开始设计、生产数字虚拟的"产品"了。数字虚拟设计的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汨罗屈子祠旅游审美客体建构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 2019年 第5期40卷 33-39页
作者: 胡睿臻 任远 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湖南岳阳414006 汨罗市屈原纪念馆 湖南汨罗414400
旅游美学的实践价值,在于有效指导旅游地资源审美潜力的开发,提供能够满足不同审美需求的审美客体。从旅游审美的生成、构成、过程及旅游的大众休闲归属来看,旅游审美客体的结构应该以感官特征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过渡,以精神蕴含为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客体走向审美主体——宋代女性审美意识的日益觉醒
收藏 引用
文学界(理论版) 2010年 第8期 46-47页
作者: 石燕聪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审美活动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审美活动的主体是人,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导致她们长期失去审美活动的主动权,而沦为审美活动的客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女性审美意识的日益觉醒,女性逐步找回失去的权利并以自己独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