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主题

  • 8 篇 审美热情
  • 2 篇 审美教育
  • 2 篇 阅读教学
  • 1 篇 整体感知
  • 1 篇 阅读期待
  • 1 篇 阅读内容
  • 1 篇 阅读视野
  • 1 篇 乔治·奥威尔
  • 1 篇 文学形式
  • 1 篇 语言美
  • 1 篇 感情基调
  • 1 篇 审美化阅读
  • 1 篇 审美观
  • 1 篇 数学美
  • 1 篇 审美意识
  • 1 篇 爱欲假像
  • 1 篇 和谐美
  • 1 篇 教学情境
  • 1 篇 教材中
  • 1 篇 审美感知力

机构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江苏省沭阳县韩山...
  • 1 篇 南京审计大学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
  • 1 篇 广东省罗定市罗定...
  • 1 篇 江苏省沛县张寨中...
  • 1 篇 江西省上饶幼儿师...

作者

  • 1 篇 戚辉
  • 1 篇 骆守怡
  • 1 篇 王海霞
  • 1 篇 luo shouyi
  • 1 篇 李云
  • 1 篇 肖利静
  • 1 篇 陈桃
  • 1 篇 王韬
  • 1 篇 黄丽华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美热情"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政治作家”再审视:乔治·奥威尔写作动机的审美之维
收藏 引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2期38卷 55-60页
作者: 骆守怡 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181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政治作家”标签几乎掩盖了“审美热情”这一奥威尔的重要写作动机。作为曾经脚踏现代主义余波的文学青年,奥威尔从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到遗作《吸烟室的故事》都以相似的细腻悲情勾勒出一条终归初始的创作轨迹。在早年的文学评论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福楼拜笔下的爱欲假像——论《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中的主要人物
收藏 引用
学海 2008年 第5期 157-160页
作者: 王韬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福楼拜迷恋于创造爱欲的假像,更迷恋于这种假像的毁灭。于是,莫罗把他的爱人变成了假像,爱玛则把她自己变成了假像;莫罗与爱玛都只为纯粹的爱而爱,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就如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一样,这样的差距面前,再美好的纯爱想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现
收藏 引用
语文天地 2019年 第7期 74-75页
作者: 李云 江西省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其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中语文阅读审美化教学策略
收藏 引用
语文天地 2017年 第10期 84-85页
作者: 陈桃 广东省罗定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化的教学活动包含教师审美教学理念、师生审美互动以及学生审美感受等。但是,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审美方面的引导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应用语文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高中文学阅读视野中的审美
收藏 引用
语文天地 2014年 第1期 69-70页
作者: 戚辉 江苏省沛县张寨中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发现美、感知美。同时,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对审美体验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美、想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收藏 引用
小学时代(教师) 2009年 第11期 19-19页
作者: 王海霞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中心小学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容不得师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一篇文章,教师说分三段,学生分四段就
来源: 评论
读出一片新天地
收藏 引用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1年 第12期 25-25页
作者: 肖利静 江苏省沭阳县韩山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朗读指导中不但要敢于"放",更要巧妙地"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关于“轴对称图形”一课的审美教育
收藏 引用
湖北教育 1998年 第12期 37-37页
作者: 黄丽华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小学数学教学理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就进行了审美教育的尝试。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