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 篇 艺术学
    • 16 篇 美术学
    • 9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9 篇 文学
    • 1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4 篇 哲学
    • 14 篇 哲学
  • 5 篇 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历史学
    • 4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 4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79 篇 审美符号
  • 4 篇 艺术家
  • 4 篇 符号系统
  • 3 篇 文化符号
  • 3 篇 审美体验
  • 2 篇 装饰性元素
  • 2 篇 艺术语言
  • 2 篇 头饰
  • 2 篇 符号学
  • 2 篇 图腾符号
  • 2 篇 审美主体
  • 2 篇 消费社会
  • 2 篇 文学本质
  • 2 篇 宗教符号
  • 2 篇 梅兰芳
  • 2 篇 中国文化
  • 2 篇 艺术真实
  • 2 篇 媒介
  • 2 篇 审美客体
  • 2 篇 审美活动

机构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济南大学
  • 2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上海戏剧学院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佛山大学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绵阳师范学院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福州万柏森工艺品...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乐山师范学院
  • 1 篇 景德镇陶瓷大学

作者

  • 3 篇 吴炫
  • 2 篇 周晓风
  • 2 篇 潘定红
  • 1 篇 谭善明
  • 1 篇 张嫣格
  • 1 篇 wang yawei
  • 1 篇 张文彬
  • 1 篇 沙扬
  • 1 篇 sha yang
  • 1 篇 孙晓芸
  • 1 篇 杨忠强
  • 1 篇 黎皓智
  • 1 篇 杨春时
  • 1 篇 吴杨
  • 1 篇 谢恒强
  • 1 篇 卢晓菡
  • 1 篇 高卫军
  • 1 篇 li xianglin
  • 1 篇 王娅维
  • 1 篇 杨小彦

语言

  • 7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美符号"
7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游戏氪金行为与审美符号的逻辑建构及导向——基于消费符号理论视角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新媒体研究 2025年 第3期11卷 93-100,105页
作者: 张慧玲 孙慧媛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及游戏氪金行为规模的扩大,深入剖析游戏玩家在氪金行为中多样化的动机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消费符号理论框架分析发现,审美符号经过编码和媒介传播与游戏氪金行为相关。游戏氪金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在于日常生活审美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符号:文学的本质——符号学文艺理论探微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1期29卷 103-109页
作者: 董馨
一、符号学文艺论中的审美符号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审美性,其表现主体——文学形象,是通过能传达审美信息的特殊符号——审美符号来实现的。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勿宁说即是由创造文学语言的作者和具有审美知觉的读者所共同创造的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诗歌审美符号的风格特征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1994年 第1期 3-6页
作者: 周晓风
艺术风格的概念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作家独创性的标志,同时也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审美符号形态特征的表现,而且是最高和最重要的表现。因此。
来源: 评论
职业形象内涵的探讨 ——职业形象中的审美符号
职业形象内涵的探讨 ——职业形象中的审美符号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葵 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马克思的美学观点。审美活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过程,不仅审美主体本身的感觉的丰富性使得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确证了自己,而且审美对象范围的扩大和延伸也确证了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因此,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曹保平电影的审美符号研究
曹保平电影的审美符号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郭宇 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曹保平导演在电影创作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既有口碑又有票房,虽然目前为止他执导上映的电影只有六部,但每一部都凝结着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为了深入地剖析其电影作品,本文将从审美符号入手,找出其作品中所特有的各类审美符号,再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汉语与现代新诗──试论现代汉语诗歌审美符号的特殊性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 35-46页
作者: 周晓风
现代汉语与现代新诗──试论现代汉语诗歌审美符号的特殊性周晓风对于现代诗歌的审美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侧面加以探讨。因此,以往诗歌理论界注重从社会历史和心理的角度研究诗歌其实无可厚非,值得讨论的只是这种研究本身的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诗歌翻译中的审美符号转换
收藏 引用
甘肃高师学报 2007年 第3期12卷 66-68页
作者: 孙晓芸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730070
成功的诗歌翻译要求在目的语中重现原作特殊的形式及意蕴,译者不仅要传递原诗的信息内容,而且要达到审美效果的等值转换。审美符号能否有效转换是衡量译诗好坏的标准。本文以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在诗歌翻译中审美符号转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岛语族文化审美符号在雕塑表现形式上的再造想象
收藏 引用
天工 2024年 第29期 9-11页
作者: 蒋腾雨 严肃非 胡益树 江西服装学院
南岛语族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上,而探索南岛语族文化审美符号在雕塑上的表现形式对南海区域性的艺术创作表现有着积极的文化创新意义。从符号学和美术学角度深入解读符号的释义,并将其造型转化为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析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后戏剧剧场审美符号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 第3期 132-133页
作者: 李斯佳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2
青春版《牡丹亭》在听觉维度、视觉维度和舞台时空表现上都十分符合后戏剧剧场的审美原则.在听觉维度上,青春版《牡丹亭》循环反复的主题音乐再加上昆曲独特的唱腔念白使其听觉特征被不断强调;在视觉维度上,青春版《牡丹亭》中传统的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当代陶艺创作中的审美符号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 第2期57卷 10-11页
作者: 傅铭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333000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索绪尔符号学理论的提出,现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在20世纪中叶的一次“结构主义”思潮中开始重新发现“符号”的意义,关于符号学的研究几乎成为了社会与人文研究的总方法论,所有与意义研究相关的课题,都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