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0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学位论文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 篇 艺术学
    • 20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2 篇 美术学
    • 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6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33 篇 文学
    • 2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5 篇 教育学
    • 2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3 篇 哲学
    • 13 篇 哲学
  • 12 篇 法学
    • 7 篇 民族学
    • 5 篇 社会学
  • 8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6 篇 管理学
    • 4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学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农学
    • 1 篇 植物保护

主题

  • 134 篇 审美认同
  • 10 篇 文化认同
  • 5 篇 西方音乐史
  • 5 篇 全球化
  • 4 篇 地方性审美经验
  • 4 篇 审美人类学
  • 3 篇 诗歌
  • 3 篇 印象管理
  • 3 篇 认同危机
  • 3 篇 个性问题
  • 2 篇 社会音乐评价体系
  • 2 篇 审美价值
  • 2 篇 博客
  • 2 篇 感情共鸣
  • 2 篇 艺术生产
  • 2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 篇 审美问题
  • 2 篇 中国传统文化
  • 2 篇 艺术作品
  • 2 篇 审美制度

机构

  • 5 篇 兰州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3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2 篇 广西大学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美术学院
  • 2 篇 商丘师范学院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洛阳师范学院
  • 2 篇 徐州工程学院
  • 2 篇 上海大学
  • 2 篇 广东省广州市星海...
  • 2 篇 南昌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作者

  • 4 篇 尹庆红
  • 3 篇 王依婷
  • 3 篇 蔡荣湘
  • 2 篇 杜坤
  • 2 篇 王小刚
  • 2 篇 阳玉平
  • 2 篇 吴云
  • 2 篇 王杰
  • 2 篇 cai rongxiang
  • 2 篇 马志英
  • 2 篇 雷文彪
  • 2 篇 林一民
  • 2 篇 刘芳
  • 2 篇 向丽
  • 1 篇 陈静悦
  • 1 篇 陈岩
  • 1 篇 jiang hui
  • 1 篇 盛凯
  • 1 篇 张睿聪
  • 1 篇 娜仁花

语言

  • 1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美认同"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华文化的审美认同及其建构
收藏 引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1卷 149-158页
作者: 庄振富 季中扬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
审美认同属于文化认同的精神层次,在文化认同的内核之中,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深层次的纽带。一方面,审美认同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维度和价值取向,具有促进和强化文化认同的功能;另一方面,从审美现代性角度,审美认同日益成为文化认同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与审美的复合体:中原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与审美认同
收藏 引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2期41卷 101-108页
作者: 张红芸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河南商丘476000
中原民间美术具有审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就主体文化而言,中原民间美术依托中原文化,涵括了价值、观念、体验、经验、道德、风俗与信仰以及作为生活主体而具备的能力与习俗,形成了鲜活、动态且复合的文化共同体。就客体审美而言,中原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认同的媒介表征——基于数字时代技术与信息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理论与改革 2023年 第6期 89-98页
作者: 阳玉平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无限的数字空间和媒介传播场域,也给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数字时代给社会生产、生活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也进一步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由此导致文化领域的认同成为一个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认同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44卷 159-164页
作者: 阳玉平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杭州310012
审美认同审美人类学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关键词。审美认同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它不仅拓展了审美人类学的问题域,而且是文化认同的核心部分,为探索人类精神、情感、意义、价值以及审美观念提供理论的支撑。全球化视域下的审美认同对共同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认同:深入情景交融类作品的必要通道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 2020年 第12期 29-36页
作者: 钱金涛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00015
执教情景交融类作品,须给学生一条必要的认知通道。以审美认同为学习通道,沿着方向认同、情境认同、模仿认同等台阶,能引领学生直抵文本内蕴,进而准确把握情感内涵。
来源: 评论
社会镜像与审美认同:标准舞文化演变阐释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22年 第1期 212-219页
作者: 林琼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标准舞由原生态标准舞向现代性标准舞衍化而成。原生态标准舞的身体范式以宗教展演的身体空间、政治显耀的身份象征、社交媒介的身体礼仪、底层叙事的身体语言充当着西方国家的社会镜像;现代性标准舞则追随英国引领的国际标准,以制式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审美认同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 第2期33卷 67-72页
作者: 尹庆红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问题日益明显。文化是形成群体文化认同的核心,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都表达和建构了群体的文化认同。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中的艺术和审美实践等文化形式在塑造群体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以艺术和审美为基础的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标性“丑陋建筑”的审美认同及文化自愈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5期56卷 72-76页
作者: 刘永涛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1191
地标性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名片”,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一座城市的美学生态。近年来,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中,一些设计前卫、造型奇特、吸引眼球的所谓“丑陋建筑”,往往因其创新性设计、国际化招标以及巨大的工程预算而引发社会广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他者视域下的审美认同问题研究——兼论审美人类学的研究理念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 2014年 第6期40卷 66-71页
作者: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审美认同并非在一个自为的纯粹空间中自行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它往往是在"他者"的意识形态凝视中被形塑从而生成。亦即,"他者"是一种关于"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的意识形态凝视的主体。在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博活化 传统再生——舞蹈《唐宫夜宴》的舞台呈现与审美认同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 2022年 第3期 149-151页
作者: 吕洋洋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与诠释是新时期文化工作者需要持续探索与实践的问题。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一经播出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并长时间保持热度,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成功范例。本文梳理了《唐宫夜宴》的创编、演出轨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