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4 篇 对比观
  • 1 篇 学界
  • 1 篇 哲理性
  • 1 篇 动型
  • 1 篇 讽刺
  • 1 篇 听说法
  • 1 篇 陆游
  • 1 篇 注意力
  • 1 篇 母语干扰
  • 1 篇 诗风
  • 1 篇 幽默艺术
  • 1 篇 对比分析
  • 1 篇 整体观
  • 1 篇 嬗变作为
  • 1 篇 解释
  • 1 篇 翻译
  • 1 篇 对比语言学
  • 1 篇 学习外语
  • 1 篇 鲁迅杂文
  • 1 篇 语篇观

机构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石油大学

作者

  • 1 篇 林运来
  • 1 篇 尹衍桐
  • 1 篇 俞约法
  • 1 篇 韩立平

语言

  • 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对比观"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对比语言学与外语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法流派的对比观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外语学刊 1991年 第5期 15-22,54页
作者: 俞约法
对比对比分析和对比语言学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密切相关的事物,对外语教学来说,它们都十分重要,本文试图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阐述其彼此之间的关系,考察对比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根据,并对外语教学法几家主要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游“诗家三昧”说辨析
收藏 引用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1年 第1期 205-218页
作者: 韩立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一 “诗家三昧”一语见于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作于绍熙三年(1192);之后,在嘉定元年(1208)所作《示子通》中,陆游又一次使用了“三昧”一语.欲理解陆游“诗家三昧”的涵义,理应将此二诗对比观照,并参酌陆游早晚诗风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鲁迅杂文的“理趣”摭谈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 1999年 第12期 32-34页
作者: 林运来
朱自清曾经说过,鲁迅杂文"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也就是诗。"(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一。
来源: 评论
翻译的语篇
收藏 引用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6期17卷 84-87页
作者: 尹衍桐 石油大学(华东)外语系 山东东营257061
翻译的语篇指建立在语篇分析基础上的有关翻译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 ,实现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之间的整体语义对等离不开译者在原文接受过程和译文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语篇分析。翻译的语篇主要表现为整体、语境以及对比观。整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