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8 篇 期刊文献
  • 127 篇 专利
  • 84 篇 会议
  • 26 篇 报纸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7 篇 医学
    • 24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13 篇 临床医学
    • 9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2 篇 中西医结合
    • 1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89 篇 管理学
    • 85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43 篇 工学
    • 3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510 篇 导管室
  • 28 篇 介入治疗
  • 27 篇 护理
  • 25 篇 管理
  • 20 篇 胸痛中心
  • 18 篇 医院感染
  • 18 篇 护士
  • 18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16 篇 患者
  • 16 篇 pci
  • 14 篇 护理风险管理
  • 13 篇 冠脉介入手术
  • 13 篇 风险管理
  • 13 篇 心血管内科
  • 12 篇 并发症
  • 12 篇 心血管疾病
  • 11 篇 stemi
  • 11 篇 危险因素
  • 11 篇 感染
  • 11 篇 介入手术

机构

  • 8 篇 北京唯迈医疗设备...
  • 8 篇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6 篇 河南省人民医院
  • 6 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
  • 5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5 篇 沈阳军区总医院
  • 4 篇 聊城市人民医院
  • 4 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
  • 4 篇 常州市中医医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深圳市纽泰克电子...
  • 3 篇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
  • 3 篇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
  • 3 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 3 篇 南京市第一医院

作者

  • 8 篇 杨让顺
  • 8 篇 何旭东
  • 8 篇 李明
  • 8 篇 黄韬
  • 8 篇 毛燕君
  • 4 篇 张超晖
  • 4 篇 杨兰菊
  • 4 篇 李致中
  • 4 篇 乔建华
  • 4 篇 宋静
  • 4 篇 孙俊平
  • 4 篇 李莉
  • 4 篇 张峥
  • 4 篇 张昆
  • 4 篇 张玲娟
  • 4 篇 胡大一
  • 4 篇 韩雅玲
  • 4 篇 张礼奎
  • 4 篇 宋培章
  • 3 篇 ge yang

语言

  • 6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导管室"
6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图例讲解法沟通模式联合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抢救的应用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 第4期 169-172页
作者: 彭李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36
探讨图例讲解法沟通模式+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84例AMI患者,时间:2023.01~2024.08,回顾性分析,对行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n=42);联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导管室启用
我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导管室启用
收藏 引用
山西日报
作者: 袁兆辉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3月26日,我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导管室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正式启用,当日,该院成功为一名13岁性早搏少年完成零辐射手术。手术现场,主治医生凭借三维心脏模型导航,40分钟便精准消融病灶。据悉,山西省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入神经病学导管室构建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年 第4期52卷 247-251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 刘新峰 崔丽英 不详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21000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北京100730
目前随着神经介入领域高速发展,临床工作中对于专业介入操作的需求愈加强烈,但如何科学构建介入神经病学的专业导管室目前仍未有明确规范。我们综合专家讨论结果,从导管室的构架要求、管理要求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共识性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室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护理路径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年 第9期25卷 18-20页
作者: 陈璐 陈湘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目的设计导管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护理路径,并进行科学测量,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形成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护理路径。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分为对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室C型臂平板探测器锥型束C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初步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 第3期34卷 258-262页
作者: 张洪剑 张永巍 李子付 邢鹏飞 张永鑫 洪波 刘建民 杨鹏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200433 解放军第五一五医院神经外科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e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ulusion,***)患者的预后极差,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仅可以使10%-20%的患者获益。随着6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以及专家共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期间介入导管室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 第4期35卷 338-342页
作者: 马晓海 刘焱 付佳青 徐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 北京市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期间,介入导管室作为医院内部多个临床科的"桥梁"和"纽带",既是科学防控的关键部门,也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科导管室涉及医、技、护等多岗位的工作协调,承担着血管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入操作时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
收藏 引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年 第13期23卷 3213-3214页
作者: 荆丽敏 严莲珍 邱雪梅 任素梅 王红霞 李红 武警总医院心内介入中心 北京100039
目的预防和控制短期大批量介入操作时导管室医院感染,提高导管室医疗管理质量。方法每周定期对导管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通过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2012年5月检测总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
收藏 引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年 第9期16卷 1037-1038页
作者: 杨金城 李春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广东广州510282
目的预防和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导管室的医疗管理质量。方法每月定期对导管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3年共监测标本253份,总合格率为99.6%;空气合格率98.6%,物体表面合格率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导管室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收藏 引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年 第4期36卷 11-15页
作者: 张峥 沈燕 于冬梅 毛燕君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433 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二科 山东淄博255200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室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护理部
目的调查部分医院导管室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现状。方法 2017年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20余所医院的446名导管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化疗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结果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占79.37%,78.25%的护士具有本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激活凝血时间作为达肝素在导管室中应用监测手段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内科杂志 2005年 第4期44卷 297-298页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史旭波 刘杰 王国宏 李田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 100730
本研究资料很好,目前专家共识低分子量肝素可以用于导管室,但临床并未普及,临床医师多有疑虑。本组通过活化X因子和凝血时间测定,证明达肝素一次注射用于介入治疗是可行的,由于达肝素在3个低分子量肝素中抗活化Ⅱ因子活性较强,因此凝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