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共享交通出行方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有效补充,出行者的出行方式表现出多样性与组合性,“地铁+”的联程出行方式成为中长距离出行者的偏好选择。本文以地铁联程出行用户的行为分析为基础,结合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的一体化支付理念,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联程票价方案,并建立Nested logit模型量化分析各因素对用户选择地铁联程票价方案效用的影响程度,为地铁联程票价制定提供新的思路。首先,本文总结了现有城市多种典型轨道交通联程出行模式的特性与出行者联程出行行为的偏好特性,明确影响“地铁+”联程出行的三类因素为出行者自身属性、出行属性及联程属性,包括出行距离、出行费用、出行便捷性、舒适性、经济性等重要属性。设计RP调查问卷,各属性交叉分析得出收入水平、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出行时段及舒适性、经济性与联程出行方式存在相关性。其次,结合随机效用理论基础,建立二项logit(Binary logit,BL)模型验证各属性特征变量对“是否选择“地铁+”联程出行方式”(0-1问题)的影响程度,得出出行费用高、价格感知较高、对出行时经济性因素认同感较强的出行者,由不选择联程出行转变为地铁联程出行的概率较大。在选择“地铁+”联程出行群体中,建立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确定选择“地铁+地面公交”、“地铁+共享单车”与“地铁+网约车”选择效用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联程套票形式和出行费用的优惠对于地铁联程出行选择效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反馈。接着,本文整合了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共享单车与网约车的票价制定规则,总结了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程MaaS票价票制形式与结构,梳理现有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价制定的影响因素与优惠票种,为地铁联程票价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基于模型量化得出的地铁联程出行选择行为结果,将距离情景细分为短距离、中距离与长距离,并结合现有“按距定价”的票价规则,设计出基于支付一体化理念的地铁联程出行票价方案。结合SP调查,建立分层巢式logit(Nested logit,NL)模型分析各个场景下出行者对联程票价方案的选择效用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出行频率不固定的学生或老年群体倾向于选择低价且短周期的周票,中低收入人群拒绝支付高额票价,倾向于选择折扣力度适中、乘坐次数适中的低价票种,具备通勤需求且频率稳定的通勤人群,购入月票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用户。票价折扣优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距离联程出行用户对地铁联程票价优惠敏感性高于短距离联程出行群体。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