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 篇 法学
    • 11 篇 政治学
    • 1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公安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9 篇 历史学
    • 18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7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48 篇 帮会组织
  • 5 篇 杜月笙
  • 5 篇 青帮
  • 5 篇 黑社会
  • 5 篇 黑社会性质
  • 4 篇 哥老会
  • 3 篇 上海
  • 3 篇 公安部门
  • 3 篇 团伙犯罪
  • 3 篇 国民党
  • 3 篇 新四军
  • 3 篇 秘密结社
  • 2 篇 清代
  • 2 篇 中国共产党
  • 2 篇 镇压反革命
  • 2 篇 青少年
  • 2 篇 统战政策
  • 2 篇 毛泽东
  • 2 篇 反革命分子
  • 2 篇 华中地区

机构

  • 2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省万县市文化...
  • 1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1 篇 斯坦福大学
  • 1 篇 内蒙古档案馆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
  • 1 篇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天府早报>
  • 1 篇 苏州市钱币研究会
  • 1 篇 哈工大社科系
  • 1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温州大学

作者

  • 2 篇 张军辉
  • 2 篇 吴英俊
  • 2 篇 李远江
  • 2 篇 邵雍
  • 2 篇 杨丽萍
  • 1 篇 刘斌
  • 1 篇 li wenyan
  • 1 篇 夏潮
  • 1 篇 tian hongjie
  • 1 篇 李冰
  • 1 篇 彼得·蒂尔
  • 1 篇 夏都
  • 1 篇 顽石
  • 1 篇 黎津平
  • 1 篇 衣明玉
  • 1 篇 肖光
  • 1 篇 李书纬
  • 1 篇 柯展人
  • 1 篇 老骥
  • 1 篇 耿明志

语言

  • 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帮会组织"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益阳地区250个带有黑社会性质帮会组织的调查
收藏 引用
社会 1990年 第12期10卷 18-20页
作者: 王光明 刘文凯
最近,我们对益阳地区出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帮会组织发展迅速,涉及面广人多,破坏活动猖獗,尽管政法部门已进行过多次打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且仍有扩张之势,已成为当前一大公害,一大毒瘤。
来源: 评论
带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成因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3期9卷 11-13页
作者: 丁大维 胡云才
1992年7月,笔者对安化县帮会组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帮会组织呈急剧上升趋势,且带有黑社会性质。它有如滋生在社会机体上的“毒瘤”,严重地危害着社会的机体,破坏着社会的文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一、帮会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严重危害社会肌体的“毒瘤”——青少年帮会组织
收藏 引用
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0年 第3期 4-6页
作者: 老骥
近年来,河南省一些地方流氓团伙犯罪又有增多趋势,各种带有浓厚封建政治色彩、黑社会性质的行帮组织又死灰复燃,已对社会治安构成了严重的危害。笔者珊就青少年流氓团伙帮会组织新动向作一初步探析。
来源: 评论
幫會組織與松江的白相人
收藏 引用
松江乡讯 1980年 第第46期期
作者: 柯展人
白相人是江湖人物,也是幫會組織中的成員,各地都有,自滬濱杜月笙崛起,名滿全國後,要以上海的白相人最爲響叮噹而健鋒頭。白相人若白相得上路,重道義,就是好漢;反之白相得下作,無信義,就是流氓。但是不論好漢也好,流氓也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探略
收藏 引用
民国档案 1993年 第1期 139-144页
作者: 邵雍
1946年10月,正当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在中国大地上激烈搏斗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的新团体。这一团体在极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中起过很大的作用,然而四十余年来史学界对此一直没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乾隆四十六年清政府镇压啯噜史料选编(上)
收藏 引用
历史档案 1991年 第1期4卷 23-36页
作者: 王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啯噜,为清代的一个民间反清帮会组织,出现于清代前期。乾隆中期,开始频繁活动于川、陕、鄂三省交界的南山、巴山一带。至光绪年间,势力发展到“官几不能过问”的地步。乾隆四十五年,啯噜一支进入陕西平利县,攻入汉中、兴安属地。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上海帮会势力
收藏 引用
民国档案 1989年 第3期 78-84页
作者: 郭绪印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帮会(以青帮为主)于民国后依靠帝国主义租界当局的支持,以转运包销鸦片、包赌、包娼、贩卖人口,获取巨额财富,并形成一支称霸上海的黑社会势力。20年代末期起,在国民党政权下,上海帮会的首领人物,依附于国民党政权,与“党国权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漕运水手的结帮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1996年 第2期 140-145页
作者: 陈峰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在清代以输送粮食为主的官方漕运业中,存在着近十万人的一大批职业水手,这些人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也是当时颇具破坏性的社会阶层之一.他们最初结帮活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互助共济性,但到清中叶以后,在日益浓厚的流氓作风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帮会产生的社会条件
收藏 引用
历史档案 1999年 第4期12卷 92-98页
作者: 张莉
秘密帮会,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底层民众中。它是在以扩大血缘关系为目的的金兰结拜基础上,及封建行帮组织的影响下,发展、演化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它以异姓结拜为特征,以江湖义气为纽带,以互助相帮为号召,组织群众,拜盟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与洪门致公堂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3年 第1期30卷 120-125页
作者: 黄建远 南京大学历史系
洪门致公堂原为近代北美华人中的帮会组织,较为散漫落后。1899年“保皇会”成立后,渐染政治色彩,信奉保皇学说,之后,又接受革命思想。本文着重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联络洪门致公堂的意向、活动以及促使洪门致公堂由保皇转变为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